返回

第四百七十二章 徽商,徽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七十二章 徽商,徽商 (第2/3页)

杨,这件青百合花瓶需要用热致冷光法做鉴定,但据我们多年的经验看,这是官窑精品无疑。”

    邬焕庆点点头:“还有这只龙泉窑青瓷茶碗,是宋代皇帝的掌上玩物,全世界只有一只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很可惜还是残品修复的。要是这样看你们家祖上比爱新觉罗家族厉害多了,他们整个王朝也没有收藏过这种青百合花瓶!别说他们。自宋代以后任何王朝都没有整个幸运和殊荣!”

    魏总感觉嘴里有些发粘,狠灌一口茶:“虎哲,老邬你们就别卖关子了,这到底是什么?我也没见过。”

    邬焕庆小心翼翼地放好青百合花瓶。长出一口气:“我怀疑,仅仅是怀疑啊,这件青百合花瓶就是传说中的六大名窑之首……”说到这里邬焕庆又缄口不言。

    杨平着急:“邬老师,不是五大名窑吗?怎么又变成六大名窑了?”

    邬焕庆喝口茶,语速不急不缓地解释:“宋代是一个文化,艺术、经济都高度发达的时代。这个时间段建造出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被称作五大名窑,当然这个说法并不是宋代被确定下来的,五大名窑的说法是明朝《宣德鼎彝谱》里概括出来的,原本也不是五大名窑,是六大民窑“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柴窑就是五代十国后周柴世宗柴荣命令磁窑工匠做的新官窑。”

    “他当时的要求是“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就是说“给我烧制出雨过天青后天空般颜色的陶器献上”的意思。”

    “你们看这青百合花瓶像不像雨过天青后天空的颜色?昔人论柴窑曰:清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李虎哲点点头,放下手里的放大镜,摘掉白手套,双手干洗一下脸,接口:“嗯,青如天,自后周以后历代就没有烧制出青如天的瓷器,现在德国麦森镇,一位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在1983年烧制出了一种和柴窑描述极为相近的瓷器“云间的景色”,命名为“麦森蓝”。但这都不是那种神圣的“青”!”

    “薄如纸,你们仔细看看,这件花斛瓶壁厚绝对不到两毫米,精湛啊。嗯,还有明如镜,这个我还不太理解,声如磬就是敲击的声音像……我去!小杨住手!!”李虎哲急眼了。

    杨平这厮拿着小茶碗轻轻敲击了一下青花斛瓶,传出悦耳清脆的磬声,响亮悠长。

    邬焕庆肝儿都发颤,仔细观察半天,抚抚胸口:“还好,还好,小杨,呃……此时间不可闹笑话……”有京剧的韵味儿啊。

    李虎哲警告地指指杨平,叹口气继续:“唉……那么,这件花斛瓶我们能确定是,只有官窑才能烧制出这样的精品,但现在知道的历代瓷器根本没有见过这样精美的青色,我们能不能大胆推论这就是柴窑呢?”他兴奋地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