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 说白了就是不知足哇 (第2/3页)
三儿接过话头:“江北跟江南风俗差不多。年鱼年鱼,年年有余。现在我们这边大年三十晚上、大年初一还不能吃鱼,端桌上搁着,取年年有余的意思。”郎公社点头道:“我们那儿也这样。你童叔是城里人,不讲究。”童新华不屑地笑笑:“城里也有这风俗。”
正时秋高气爽的时候,但中午的阳光还很紧,只是西北风煞是清凉。童林坐抱膝坐在塑料布上,掖起被风吹乱的短发,看着远方满是稻桩的水田问:“现在都种中稻吧?”三儿接茬答应道:“中稻。现在种早晚两季的少,没劳力。中稻产量也高,收成和早晚两季差不了多少。再过一段,这些稻桩田就要翻耕了,种过冬的小麦油菜。童林还记得吧,那时候叫种午季,你还帮过忙,撒种子,抬水。”童林回忆道:“我还记得。为什么叫午季呢?”
“我们那边也说午季,”郎公社说,“不知道到底指什么时间。”
“有两个午季。”三儿说:“一个是下午的午,这是种田说的午季,指夏后;一个是一二三四五的五,这是中医说的五季,指立秋到秋风这段时间。我们这儿种午季就是在立秋到秋风这段时间,甚至更迟,我怀疑有人写了错别字。”朗公社扭头看看三儿,笑着说:“你还什么都知道。”三儿说:“我哪知道哇?我老师跟我说的。我有个好老师呀。”
“我跟你说过老先生。”童新华说,“老太太现在就归三儿管。”
朗公社点头着:“对,是听你说过,这老先生不简单,可惜不能当面聆听他教诲。”童林开玩笑说:“三儿是老先生关门弟子,你听三儿教诲。”童新华和郎公社笑了。郎会社说:“我不是听你爸说三儿上课好吗,所以老来听课。”三儿不好意思了:“我就胡说八道。”童新华接过话茬:“不能说胡说八道。我以前就跟三儿说过,有些道理呀,其实很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