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不想看着它败落 (第2/3页)
圩那边的老河道走,再迂回到清水乡东边,然后再流向菜籽湖,不经过徐庄。河道进入湖口的地方以前还有河运码头。听老先生说,清水码头六十年代初还在使用,夏天潮水涨起来的时候,大船可以一直上溯到大圩。那时候菜籽湖的物产大都经过清水码头往外运。菜清公路以前就很宽,老人叫它大路,部分路段以前就是驿道。六十年代,清水大路拓宽建成公路通车之后,清水码头才废弃。我爷爷带我跟秋子到湖边干亲家玩的时候,我还见过码头边上的烂木桩。”
“驿道老先生说过,”童新华有些意外,“码头真还没听说。”
“再说民风古朴。”三儿说,“从我记事到现在,清水就没出过大案要案,不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偷盗的确很少发生,大奸大盗我还没见过呢。这就很难得了。”
“我在这儿呆过六年,的确是风平浪静。”童新华深以为然。
“以徐庄为例。”三儿说,“徐庄以前相对富庶。挖河徐庄奉献了三分之一的土地,征地搞开发区干脆一分不剩,全都奉献了,区里许诺的工作影子都有,就转个一点作用没有的商品食户口。那几年徐庄人真难,童叔经历过,真吃不饱肚子。那时候种田本来就亏本,有田有地日子还不好过呢。想打工,哪找工厂去?到工厂当工人,那叫脱产,光宗耀祖的事。许多人家把粮油供应指标卖了,换钱买杂粮吃青菜度日,我妈也这么干过。没办法,大家又在弃用的土地上种上庄稼;就这样区里还不同意,要把庄稼毁了,说征过了就是区里的地,不能乱种,宁愿荒着。为这事,童叔还跟区里协调过,跟区里说,你们总得给徐庄人一条活路吧?老先生当时就说,就凭新华说的这句话,他就是个好官。徐庄属清水居委会,归那个时候的小清水乡管。徐二爷没抢不到地,一家人跑出去要饭去了。刚才我说过,跟周边地区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