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也当回小弟弟试试 (第2/3页)
,叔,你就等着我发财吧。
三儿根本就没想自己卖鱼。三儿在市里转了三天,联系上东西两个菜市场里所有的大摊贩,把他们招集起来,请了两桌客,跟他们谈好了合作细节,把他们全拿下了。
有了销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交通工具了。雇人雇车开销大,挣点钱都给他们了;而且拉鱼这活脏,还得天天起早,人不一定愿意干。三儿寻思买辆三轮车,但三儿手头紧。三月初,三儿刚用搂黄鳝贩黄鳝的钱做了一栋青砖上顶的黑六间平房,装修比楼房还讲究,一色的老漆漆的新家具,现代化电器一应俱全,花了三万多。
这时候,三儿想到了贩黄鳝认识的胡小月。当时三儿在城里没其他好朋友。
九三年三儿就认识胡小月,那时候三儿才十七虚岁。胡小月大三儿六岁,结过婚,有个三岁的孩子。胡小月之前在铅丝厂上班,老公吴仁心是市文化局职工。九一年,吴仁心下海跟人去了深圳,之后就失踪了。铅丝厂效益不好,工资都发不出来,胡小月日子过得艰难,既要养孩子,还要照顾吴仁心生病的老母亲。无奈之下,吴小月到厂里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借父母的一间老门面房,开了个小吃部,也下海了。
那天,送完黄鳝,路过胡小月小吃部的时候,三儿肚子饿了,就下车走进店里,在胡小月对面坐下来,叫了碗牛肉面。胡小月刚收油条摊,累得够戗,正坐小餐桌前匀气。胡小月长得有味道,穿着也算时尚,三儿就多看了几眼。胡小月也觉得三儿帅气,两只大眼睛冒蓝光,特撩人,只是那时候三儿还是孩子,稚气未消。
三儿胆大,看人直勾勾的。胡小月笑着问三儿,你是干什么的。三儿说我是贩黄鳝的。胡小月说,那好哇,我也要黄鳝。三儿说,这么小的店,一天销不了一斤,为一斤黄鳝,我还专门跑一趟哪?胡小月说,你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