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62 上来就问这么挑事的问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62 上来就问这么挑事的问题? (第2/3页)



    接下来几天,他与李屏宾还有张叔平几人一起在这边改造拍摄场地。

    何方与两位大师越碰撞他就对电影艺术理解的越深,当然他知道他是不可能被带偏的。

    不管是这世的前身学的是商业电影,还是穿过来前的他看到商业电影羸弱而导致意识形态领域的失败。

    文艺电影他不反对,甚至也会拍一些。但这不是主流,主流是商业电影。

    就他这个学电影的不是因为这几天李屏宾与张叔平的讲解,他都对一些艺术语言都理解不深,更何况是观众呢?

    所以没学过电影专业的观众是看不懂艺术电影的,艺术电影只能是某少部分观众的艺术品,不是大众的。

    时间来到国庆节之后,10月12日,剧组的人员基本上都到了,甚至包括投资人与合作方也到了。

    就等着10月14的开机发布会了。

    在开机之前,全剧组的人组织了两天的剧本围读,主要是何方要向各方阐述他对这部电影的要求以及让各人员对电影拍摄有更深入的了解,以提高他们的效率与水准。

    除了全剧组的剧本围读,接下来就是演员们的表演方向定位。

    “这次的表演会稍显不同,我们不再强调自然放松式的表演,而是需要戏剧式的表演。稍稍需要一点浮夸,肢体动作稍微大一点。来,我们适应一下……”

    其实这些对于科班出身的人还好,都学过形体,也学过一些舞蹈,甚至学校的舞台剧或话剧都会参与一些,这些都不怎么陌生。

    但对于非科班的就有点不怎么友好了,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动作是美观且不会太过的。

    幸好改变的幅度不大,虽然只有两天的时间,但是却足以应对表演风格的突变。

    这样的戏剧化表演并不会让人感到生硬,也不会让观众看不下去,如果是那样,那整部表演的方式就彻底的错了。

    其实这种偏舞台戏剧化的表演,就是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一般,虽然造型与行为动作讲究,但不会让你有反感。

    何方之所以要求这样的表演,其实只是为了统一电影的风格。故事是反讽与批判的故事,摄影是要讲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