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廷议 (第3/3页)
他亲身镇守棘城,以稳固士气。也就是说,他不能走,一定要死死钉在这里。
各部落倒可以稍避,但需准备好快马、精锐,随时准备出击。
「城中可屯多少兵马?资粮够用几时?你可有数?」慕容问道。
「步卒万余、精骑三千可也,坚守大半年不成问题。」慕舆根说道。
慕容还是有些犹豫。
慕舆根见了,更卖力地劝说:「大王可曾想过,梁兵为何行动如此迟缓?」
「为何?」
「便是要让大王自认为不敌,远遁而走啊。」慕舆根说道:「大王一走,梁人气势更盛,各城大、官吏、贵人也会灰心失望,说不定就降了梁人了,大王切勿中计。吾观邵贼用兵,最喜以势压人,他一定很希望看到大王退避不战,然后轻松受降诸城、部落。九月退兵之时,若担心大王杀回来,他多半会将各城、部落百姓强迁而走,只留给大王一片空地。如此,明年他再遣兵而来,纵然不是百万大军,大王又何以拒敌?」
慕容缓缓点头,心中已有所偏向。
「大王,而今谣言四起,人心纷乱,臣请发精兵至柳城,击斩一些贼人,以激励土气。」大理李洪建议道:「纵没甚战果,也不打紧,一定要让众人看到大王坚守的决心。」
常伯刘睦赞同道:「大王,确实该打一打。有些部大四处瞎,都说要走,再这么下去,人心就乱了。主动出击,赢不赢不重要,重要的是平息谣言。一味防守是不行的,
或可遣骑穿越山间孔道,袭扰贼军粮道。自幽州至柳城四百里山路,可以打的地方多的是,梁人顾不过来的。
R
见众人都不赞同退走,慕容决心慢慢定了下来,只见他一拍案几,霍然起身,
道:「我方承大位三年,便要不战而走,怎么都说不过去。既如此,便与邵贼决一生死,
看看到底是他的百万大军厉害,还是我慕容氏精骑骁勇。」
说罢,便与将佐们仔细商议接下来的安排。
首先是抽调部落精锐入棘城,总共两千骑,皆配以精甲、大塑,以此两千具装甲骑作为精锐,关键时刻投入战场,一击破敌。
精锐骑射手再调两千,同样屯于棘城。
各部落协调草场,稍稍远避,离开主要战场,以为生力军,在梁军围城日久,伤亡惨重、疫病丛生、疲惫不堪的时候出击。
能打的步卒收拢至棘城,囤积粮草、器械,作长期坚守。
另遣使四出,先向高句丽说以利害,让他们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至于宇文氏那边,没有什么可能,但相国封奕坚持派人,并说宇文逸豆归威望一般,
统御不了整个宇文十二部,可绕过他私下里联络下面的部大、贵人们,劝说其不要出兵。
甚至投靠梁人多年的段部鲜卑也不是不可以派人劝说。
临时赶回棘城索要粮草的辽东护军乙逸(冀州平原人)更是请求赦免慕容仁、慕容军、慕容幼、慕容稚四人,以家族大义召其归顺,对梁人反戈一击。
慕容皆准,已然下定了决心一一至少暂时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