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八章 归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八章 归正 (第2/3页)



    到华看了此人一眼,点了三十名王府护兵跟上。

    五十名武士挎刀持弓,却把崔瓒吓了一大跳,脚步明显有些迟疑,最终咬了咬牙,跟上去了。

    邵裕立定后,转身看向崔瓒,问道:「大黑天的,在外面乱跑作甚?刺探军情也轮不到你吧?」

    说罢,四下打量了崔瓒,这就不是个武人,如何抵近刺探敌情?

    「将军明鉴。」崔瓒说道:「前些时日收到使者送来的劝降文书,家兄思虑良久决心归正大国,故遣我来此找寻王师。」

    「什么样的使者?黄沙狱的还是军中的?」邵裕问道。

    「这却不知了。」崔瓒说道:「只是有人射了一封书信上来,很快便走了。」

    「怕不是李招讨的使者。」邵裕笑道。

    为了劝降,黄沙狱、北平行营使者四出,争相许诺。

    相比较而言,邵裕个人觉得黄沙狱的使者更靠谱一些,毕竟他们专干这类活计。

    不过也难说啊,黄沙狱又不认识慕容鲜卑的官员,最终还不是靠人引荐或者干脆委托在平州有亲族的河北土人上门?最终干成什么样都有可能。

    「殿下。」到华闻言,神色振奋。

    邵裕摆了摆手,让人把崔瓒先领走,然后说道:「昔日在蓟城与羊公坐谈,他说行军征战,‘待降如待敌’,万不可轻忽,此诚嘉言也。」

    「那—」到华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便迟疑了起来。

    「假的如何,真的又如何?」拓跋思恭在一旁说道:「大军开过去,令守卒出城列队,再拣选人马入城,假的也变成真的。」

    邵裕思索一会,道:「不可。而今大兵未至,粮械不全,骤然接收诸城,恐坑害了人家,智者不为也。」

    说完,做了几个吩咐。

    第一条是飞报李重,请其酌情增派援军,甚至现在就可以发大兵了,不要再等资粮彻底囤积完毕;

    第二条是遣使向西,通过私人关系联络宇文鲜卑的人,别再照料牲畜了,春天是很重要,但立功更要紧:

    第三条则是令中尉司马吕罕再抹选一批步卒,等候命令。

    三条完毕,他不再迟疑,决定先向东打探一下消息。

    ******

    十六日夜,崔瓒匆匆返回了成周郡城,

    「如何?」崔焘一把拉过第弟,低声问道。

    他身旁还跟着几个郡内大族,多为流寓平州的中原土人,都目光灼灼地看了过来。

    「弟见到了大梁燕王。」崔瓒说道:「不过他只带了先锋一部,大军尚未出动,故燕王千叮哼万瞩咐,暂勿轻动,待王师齐集之时举城归降。如此,城内那些三心二意之辈便无话可说,会跟着兄长一起归正。」

    此话说完,崔焘还没什么表示,那些大族子弟却纷纷松了一口气。

    有人擦了擦眼泪,也不知道真情还是假意,只硬咽道:「流寓塞外三十年矣,父兄皆已亡故,我亦只依稀记得年少时嬉戏的老宅,却不知庭院中的梨树开花了没有。」

    这人说完,有人愣愣地看向南方,道:「昔年北上时,我还在强裸中。家父临死前,

    非要我扶他上山,说要看看东平的一草一木,可却什么也看不到。」

    「唉,先慕容公还是不错的,对我等没话说。此番背慕容氏而去,实在心中有愧。将来若有机会,或可一」

    「你瞎说什么呢?这些地是白给的吗?」有人呵斥道:「慕容在世时,每年至少一半以上的粮布送往棘城,这又怎么说?好,这还可以忍!可慕容秉政三年了,大肆圈占田地,以为苑囿。每每要我等出兵掠夺幽州胡汉百姓,得来的人丁却尽数收走,以为自家庄客,于苑中耕作。比起慕容,此子凶残暴虐,弃之有何不可?」

    比起慕容,慕容这个二代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