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 以后他要是去大城市,我把他腿打折 (第2/3页)
承认自己不行。
“那行,我去县医院看看。”沈自在也没纠结,出去散散心也是好的。
“对了主任,千万别让小孟做手术。”罗浩叮嘱。
“知道,诊断完之后就让患者来咱医院,或者就近,放心。”
沈自在换了衣服,带着“小孟”上车,连饭都没吃。
儿子要高考,沈自在现在别说吃饭睡觉,只要静一会都觉得全身烦躁。
热锅上的蚂蚁这个形容词,没经历过的人是完全体会不到的。
沈自在一边开车,一边和“小孟”闲聊。
但“小孟”被罗浩修改过,不再健谈,只是不咸不淡的应付着。
沈自在记得那时候“小孟”还叫竹五,后来好像这个名字被叶青青给抢走了。
小罗教授不愿意起名字,说是有了名字就有了羁绊,毛病真多。
沈自在一边聊着一边开到县城。
就市区内一段路难开,上了省道后速度就起来了,也不堵车。
来到县医院,瘦高的向主任已经站在大门口等了不知道多久。
见沈自在接完电话便火速赶来,向主任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按照以往的惯例,这类情况的标准流程是:自己这边提出会诊请求,沈自在了解情况后,帮忙联系相关科室技术过硬的医生,再安排患者在对方门诊日前往就诊。
说白了,就是为患者找个靠谱的专家,提前获取些专业建议。
毕竟若是贸然来省城求医,万一遇上水平欠佳的医生,反而会耽误病情。
向主任万万没想到,这次沈自在竟会第一时间肉身亲自前来。
他讪讪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能不断地道谢,表达自己对沈自在的感激之情。
“向主任,别说了,咱这么多年的关系,不用客气。”沈自在却无所谓,笑呵呵的说道,“我这不是儿子要高考了么,心里不静,算是出来散散心。”
这样啊,向主任这才放心,带着沈自在去病房。
患者是向主任同学家的孩子,最开始没在意,只当是牙齿之类的。
可间断能咳出来坚硬的异物,没多久孩子的家长就开始担心起来。
于是就送到县医院找向主任相看一下。
刚好孩子咳嗽,向主任亲眼目睹了孩子可出两块2cm左右大小的异物。
向主任当时就懵了,想起医大一的沈自在跟自己说过的话,就把电话打给沈自在。
来到病区,沈自在左右看着,心中有点感慨,“县医院现在是越来越漂亮了。”
“县里面给拨了款,盖的新楼。幸好在几年前立的项,要是现在,怕是没戏了。最近钱紧,县里欠医院的核酸钱一直都还没着落呢。”向主任回答道。
“能盖起来就好,工作环境也好一些。但还款的话,怕是得有几年没有绩效了。”
两人闲聊着来到患者的病房。
沈自在看见患者后,出乎向主任意料的是他竟然没有去询问病史,而是由向主任介绍了一下后就退后半步,让那个跟着他一起来的年轻医生询问病史。
向主任有些不高兴,但还是隐藏着自己的情绪。
人家沈主任屁颠屁颠赶过来,肯定不会混弄。
说散散心,还真信啊。
“小孟”在询问病史,沈自在也听了一下。
很快询问完,“小孟”开始查体。
“呕~~~”小患者忽然恶心、干呕。
“你轻点!”小患者的母亲不高兴的斥道。
“查体,这是必须的。”“小孟”很温和的回答道。
“多少专家都看过,也没见孩子有恶心干呕,你个年轻医生,怎么……”
她没说完,向主任就挡在她面前,以免局面失控。
“沈主任,不好意思啊,家里心疼孩子。”向主任打了个哈哈。
沈自在也不在意,“小孟,有诊断么。”
“小孟”来到沈自在身边,“沈主任,需要拍个颈部x光片。”
“你考虑什么病?”
“扁桃体结石。”
扁桃体结石?还有这个结石么?向主任愣住。
孩子的扁桃体的确有点肿大,但也就是2度而已,没有发热等症状,向主任也没在意。
怎么还有扁桃体结石这个诊断呢?
“向主任,拍个片子,咱等一会。”沈自在道。
向主任连忙让手下医生去开检查,在等片子的过程中他带着沈自在去了自己办公室。
“你家孩子也不小了吧。”沈自在进来后开始闲聊。
向主任看了一眼站的笔直的“小孟”,心里猜测这位到底和沈自在是什么关系。
带的研究生?这倒是有可能。
但现在不在患者面前,沈自在根本不跟年轻医生客气,自己坐着,年轻医生就笔直的站在他身边,跟保镖似的。
难怪有传言说越是大型三甲医院就越是不把规培生、研究生当人。
那都是纯纯的牛马,还是核动力牛马,光让干活不给分钱。
可说是牛马也有点怪,沈自在一路赶来,自己不看患者却让这个年轻人看……
向主任心念电闪,琢磨着沈自在和那位年轻人之间的关系,但没有耽误和沈自在闲聊。
“我家孩子今年高考,无所谓的。”
“嗯?”沈自在一怔。
“考什么大学都行,现在二本三本都简单,实在不行就走那种花钱的。比如说英国的一些大学和咱们的大学联办的,花钱就有本科学历。”向主任解释道。
“额……”
沈自在不敢苟同,可这也太草率了吧。
向主任见沈自在一脸迷茫,他哈哈一笑,“沈主任您有所不知,县城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要比省城好多了。”
“怎么说?”
“嘿嘿。”向主任嘿嘿一笑,看了一眼“小孟”。
“没事,亲戚家孩子,向主任你说。”沈自在道。
“是这样,我也是最近几年才有体会。我老婆家里,在县里面有点资源,您知道哈。”
“知道。”沈自在点了点头。
“县城不大,真正说话有力度的就百十来人。大家抬头不见不低头见,经过二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