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好生上了一课 (第3/3页)
你可是东王公转世。”
吕洞宾翻白眼道:“你这是在刺激我吗?”
陈云与吕洞宾关系甚好,这种玩笑当然开得起。
他正准备再调戏两句师兄。
忽然,陈云感应到了什么,侧头朝着东北方向看了一眼。
吕洞宾注意到情况,问道:“师弟,怎么了?”
陈云指了指襄阳位置,“我有个凡间的学生,似乎遇到了一些麻烦。”
吕洞宾惊奇道:“你凡间还有学生?”
陈云嗯了一声,介绍情况道:“当年我无所事事下红尘磨砺道心,开办了一个书院,有不少儿童前来蒙学,这学生叫做赵匡胤,也是其中之一,只不过他很是心高气傲,如今又比较年轻,很多时候听不见他人意见……”
他将此前在破庙中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讲完后,陈云又把最近赵匡胤发生的事情讲解了一遍。
吕洞宾听完后大致明白什么意思了,“你是想让我去给他一些指引吗?”
陈云意味深长道:“他极有可能关系到恩师能否被解救。”
闻言,吕洞宾脸色变得认真,“行,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陈云端起茶杯看似不经意的说道:“他若是看见道士,兴许会以为是我。”
吕洞宾笑了笑,“那我就变成和尚指引一下他。”
语毕,他身形消失。
……
寺庙里。
赵匡胤从随州出来以后,当真觉得很是迷茫,不知道去哪里闯荡事业。
今天,他来到了襄阳,盘缠都用完了,根本没钱去住客栈。
无奈之下,他只好来到这间寺庙借住。
幸好这里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很好客,给赵匡胤安排了食宿。
夜晚。
赵匡胤心烦意乱睡不着,便从屋子里出来吹吹风。
忽然,他看见老和尚正在浇花,颇为惊奇道:“大师,为何夜晚浇花也?”
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浇花最好的时间段是早晨或者傍晚。
夜晚浇花容易导致植物根系缺氧。
在夜间,气温下降,水分蒸发变慢,盆土容易长时间保持湿润状态,这会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导致根系缺氧,从而引发烂根等问题。
所以赵匡胤看见这一幕很是疑惑。
老和尚反问道:“为何夜晚不能浇花?”
赵匡胤无语道:“夜晚浇花容易把花浇死,大师你一把年纪了不懂吗?”
“道理谁都懂,但未必每个人都按道理行事。”老和尚放下洒水壶,侧头看过去意味深长道:“就像是谁都明白大树底下好乘凉,为何赵施主不去大树底下乘凉,非要来我这寺庙里寄宿呢?”
赵匡胤惊疑不定道:“大师,为何我感觉你话里有话?”
老和尚哈哈大笑,“没有,没有,随意与你说两句,行了,夜深了,贫道也要去休息了。”
说完,他回到了房里,并没有再搭理赵匡胤。
赵匡胤独自吹了一会儿凉风,脑袋里全都是老和尚刚才说的话。
直到后来有些犯困了,他这才回到客房里面睡觉。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连日赶路导致身体疲惫的原因,他躺下去后睡得很香。
赵匡胤也不知道睡了多久,直到第二天感觉阳光刺眼这才醒来。
阳光太刺眼了。
他本能的伸手去遮挡。
当时赵匡胤还有些纳闷,睡在屋子里怎么会阳光这么刺眼。
结果当他睁开眼睛后,发现哪里还有什么屋子,也没有所谓的寺庙,四周是一片草地。
赵匡胤一惊,还以为夜晚被老和尚洗劫了。
他挣扎着要爬起身来,却摸到了一些硬硬的东西。
赵匡胤急忙望去,只见在身旁有一个布包袱,以及一封书信。
他先是解开布包袱一看,里面密密麻麻的银子,估计得有一百两样子。
赵匡胤愈发糊涂了,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拿起书信拆开查看,只见上面写着两行字。
第一行字:往北。
第二行字:这些银子是你老师陈学究托我这个师伯给你的盘缠。
看完书信内容,赵匡胤总算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也终于知道昨天晚上老和尚那句话什么意思了。
原来他的一举一动,全都在陈学究的意料之中。
赵匡胤不由回想到半年多前破庙与陈学究相遇,忍不住唏嘘感慨了起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陈学究,你给弟子好生上了一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