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7章 立刻走(已修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17章 立刻走(已修订) (第2/3页)

如此,那我便立刻领兵撤退!”蓝玉怒道。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这次他们七拼八凑的二十万大军,蓝玉自己的兵马就占了一半,若是他真撤了,那剩下他们这十万拼凑越来的兵马肯定敌不过手持火器的亲军,到时只是跟着撤出京城各自逃亡去了。

    李善长和陆仲亨等几个与蓝玉相熟的人纷纷开口劝说,但蓝玉态度坚决,众人无奈,只得暂时放弃联手李伟的想法。

    不过他们也没彻底放弃,还是逼着蓝玉尽快破城,若不然仍旧是要争取与李伟联手。

    巨大的压力迫使蓝玉也不得不竭尽全力,力求早日攻城皇城,断了这些人去找李伟的想法。

    大战从早到晚,一直持续到夜幕将临,蓝玉才下令撤兵,明日再攻。

    皇城之外一片狼藉,而皇城中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在李伟攻破神策门的同时,得到消息的郭英也立刻派人进宫向朱元璋禀报了。

    乾清宫里,众多武将包括休战后匆匆赶来的耿炳文,以及郭英、毛骧等在内都齐聚于此。

    蓝玉等叛军虽然攻进城来了,但他们还未完全掌握外城,郭英等人想要进出皇宫还是没问题的。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精神奕奕,丝毫没有之前虚弱模样。

    近日在戴思恭的全力医治下,他的病情已经好多了,再加上强打精神,完全掩饰住病态也不难。

    “陛下,既便李伟也进城了,咱们是不是该按计划把外城夺回来了?”郭英拱手问道。

    示敌以弱,把蓝玉和李伟这些人全都放进城里来正是朱元璋定下的计策,此时人都到齐了,自然到了收网的时候。

    朱元璋没有回答,而是看向毛骧问道:“李伟的军中可有可疑之人?”

    毛骧微愣,想了想道:“都是一些他的旧部和学生,并未发现可疑之人。”

    朱元璋凝视着他看了片刻,毛骧心情惴惴,低头静候吩咐。

    过了片刻,朱元璋才有些失望的收回目光。

    其实他问的就是劫走李伟的那个人,那个人能从防守森严的扬州城中把李伟给当众劫手,手段很不一般,他迫切想探明此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可惜这次他以自身为饵也未能诱出此人来。

    不过好在蓝玉李善长这些人都已经跳出来了,只要解决了这些人,再把李伟按下来,江山便可稳固,再想动摇大明王朝,就很难了。

    “知道了。”

    朱元璋先是淡淡的回应了下,随即正色的向众人下令道:“毛骧、郭英,命你二人协助张龙,夺回京城各门,务必要将叛逆都困在京中,一個也不能放走!”

    “臣遵旨!”

    毛骧和郭英齐声拱手领命。

    朱元璋又将目光看向耿炳文道:“你这里也可以放开手脚了。”

    “是,臣遵旨。”耿炳文也恭声领旨。

    前段时间在撤回皇城的时候,军器局的火器和工匠都一起搬进了皇城中的兵仗局里。

    兵仗局虽然地方比外面的军器局小,但生产火器的工具却是非常齐全,现在他们不仅有足够的弹药可以挥霍,还能边生产边补充,在火器和城墙的优势下,外面蓝玉带领的十几万军根本打不进来,甚至他们还有余力反攻,这段日子只是一直在藏拙而已。

    布置好了战事之后,朱元璋便让他们退下了。

    待众人走后,朱元璋才从袖中取出了几份奏书来,一一摆放在眼前。

    这些都是其他勋贵上的密奏,其中就有耿炳文和张龙这两个现在驻守京师的侯爵的。

    当初李善长四处向勋贵送密信,朱元璋得知后并没有阻止,反而是秘密让人仿照他的笔迹,给那些他没联络到的勋贵也都送了一封密信。

    这些人有的收到后置之不理,有的就立即上密奏告发李善长,像耿炳文和张龙,便是经受住了考验的忠臣。

    朱元璋将耿炳文几人的密奏放到一旁,拿起了另外一本。

    这本奏书的署名,正是归养已久的汤和。

    汤和与冯胜等人虽然已经归养了,但他们在军中的威望还在,所以这次的考验他们也没逃过。

    汤和的密奏在此,便是可用之臣,而冯胜,虽然没和李善长等人同流合污,但却也没像汤和这样果断告发。

    朱元璋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