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57万人的支前大军,欲与天公试比高 (第3/3页)
专家的名头,就要在全军流传喽。”
老领导的夸赞,使得程世发的脸上闪过一丝喜色,嘴角也不受控制地扬了起来。
自己的战术能在全军推广,那自然是不可多得的喜事。而且有了两个新头衔,下次见到老班长底气也会更足一些。
不过一想到边区接下来的安排,他立马就像霜打的茄子一般,直接蔫了。
犹豫再三后,程世发鼓足勇气,试探性地问道:
“旅长,我刚刚看了看地图,部队接下来应该要打北、天二城吧。”
“这两座城市比石门还要大,而且守军是华北方面军的直属部队,比独立混成第39旅团要精锐的多。要不,让我继续留队战斗吧。”
“反正老胡那边不算太急,也不差这十天八天。”
此话一出,旅长顿时有些尴尬,一时之间竟有些手足无措。
如今越盟二字像根鱼刺,每每提及就卡得喉头发紧。若不是黄河当初及时出手相助,他现在指不定都因为气急攻心住院了。
想到这里,一股愧疚感油然而生。毕竟自己的老部下,那可是正儿八经替自己受了罪。
似乎是看出了老搭档的窘迫,瘦子参谋轻咳一声,开口打破了沉默。
“嗯,这事我做主了。鉴于程世发同志于石门战役的战术价值,我会向边区和总部建议,让其参与北、天战役的筹备工作。”
“特事特办,大战关头,部队可不能少了一位巷战专家。”
“至于越盟那边,就苦一苦咱们的橡胶大亨丁伟吧。”
······
当天中午,冀中白洋淀。
就在旅长率领部队,同时猛攻石门和保定二城的同一时间,八路军后勤部的同志们已然在冀省踏出了数十条补给线。
正所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为了保证正面战场上的20多个师有充足的补给,张万和一行人先主力部队一步出动,带领着冀中的老百姓们修路、修桥,热火朝天干了大半个月。
在这短短的十几天内,后勤部带领着57万支前大军,新建了五千多公里的公路,加固了五百多个桥梁。
就连被冰封的大清河,也被硬生生凿开了160多公里。
“嘿咻!嘿咻!”
“乡亲们加把劲!通往津门的水路就差几十里啦!”
伴随着张万和一声令下,上千把冰镐同时扬起,又重重砸向冰面。
在整齐划一的咔嚓声中,晶莹的冰碴四溅而起,在朝阳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像无数碎钻撒向天空。
不知是谁起了个头,一首熟悉的冀中小调在人群中响起。起初只是零星的哼唱,转眼间就化作上千人的大合唱。
雄浑的歌声中,破冰船喷着黑烟缓缓前进,船身上「打进北、天城,活捉冈村宁次」的鲜红标语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不一会儿,时间来到正午。
后勤部的野战炊事集群,挑着热气腾腾的担子来到岸边。
冰面上的老乡们三三两两轮换着休息,张万和也终于能摘下棉帽,靠在岸边的大树上稍作休息,就着大米饭吃上了白菜炖猪肉。
似乎是发现老张的动作有些别扭,一名看起来十来岁的小同志急忙放下自己手中的小推车,牵着狗,健步如飞地跑了过来。
“哎,张部长,你怎么不听劝呢?都四十多岁的人了,为什么非要逞强。”
“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大家的主心骨就没了!来来来,我扶你去帐篷里休息休息,烤烤火会舒服一些。”
闻言,张万和放下手中的碗筷。只见一名穿着无袖羊皮袄,腰间别着木质弹弓的少年已然来到了他的面前。
“嘎子啊,你怎么总是抱着狗呢,赶紧把狗放下吧。”
“我给你说,现在可是光复华北的最后一步,我这个后勤部部长必须亲力亲为,起到带头作用。”
“行啦,你别管我了。赶紧发饭吧,我再休息一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