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感言 (第3/3页)
略,请移步《皇明经世文编》三百三十卷左右。
说到这里,就忍不住吐槽两句,每每在网上冲浪,刷到张居正时,总有人跳出来,说什么鞭法只适合南方,不适合北方,因为北方没有白银。
一条鞭法,是一项财政改革。
北方缺银,是没错,可那是在收的时候。
那等到“支”的时候呢?
明廷三大固定开支,边军、边墙、黄河大堤。
哪一项是在南方?
天下之银,四分出于北,而六分用于北。
每年收走1两,再送回来1.5两。
北方的银子会被收完?
这是什么神奇脑回路?
这不就是一道最简单的同时放水蓄水的问题?
一条鞭法如果能够长期施行,对北方造成最大的影响就是,北方的白银会越来越多,甚至有可能在北方造成相当严重的白银贬值。
想来,当时最着急的应该就属手上握有大量白银的北方人了。
可惜,小冰期影响的不只中原,大明的两大白银来源的日本各岛及美洲、西欧同样受小冰期影响极重。
在明朝不得不采取一条鞭法时,织田信长、丰臣秀吉、英伦三岛及佛郎机都陷入长期战争,不得不砍掉了丝绸、瓷器、茶叶的消费,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无限的军备之中。
没有了白银输入,张居正的变法,注定失败。
很多人总是说牢张是聪明人,实际上牢张的鞭法,就是做了一件最蠢的事情。
总算是让天下人知道你想变法了。
这一条鞭法是你提出来的吗?
人家道爷那帮三百个心眼子的人憋出来的一条鞭法,试点都试点完了,为什么没继续施行?
不就是看到推行一条鞭法极有可能身败名裂吗?
而且银子不够,你不会先让边关穷下来?
就学着杨继盛奏疏里写的,把马市全都关了,让边关见不到一两白银,先搞上几十年穷边、困边。
等到边关百姓跟俺答都穷疯了,眼睛都穷绿了。
到时候你再拿着银子过去,不就能把一两银子掰成二两花了吗?
谁敢骂你,你就把杨继盛的《请罢马市疏》拍到他们脸上,谁骂你,谁就是在骂椒山先生,谁就是想当严嵩第二。
你非要管他边民死活干什么?
就因为他们也是你治下的百姓?
糊涂啊!
等到成了事,活下来的边民照样夸你文成武德!
现在搞得变法失败,谁人不骂你牢张几句?
这哪是神童啊,这不摆明了是那大傻子唐吉坷德吗?
由于小冰期的催化作用,边军造成的财政负担愈发庞大。
历史发展到明末,进一步的民族融合已经不可避免。
如果不施行一条鞭法,李自成那个所谓大顺,即便成了,最多也就是胜过清军几阵,仍旧要在长城沿线布置大量边军,不过又是一个明朝罢了。
张居正被清算,意味着汉人方案被历史摒弃,剩下的,就只有努尔哈赤方案了。
边军就是为了防虏,养不起边军,那我great清直接入关,不就把钱省下了吗?
可是,代价是什么?
以上,为烂尾感言,后面大篇幅写张居正,主要也是因为准备开一本类似张居正的主角。
目前还在犹豫,究竟是把背景放在嘉靖朝,还是放在万历朝。
万历朝的话,可能会碰到不少伦理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