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2章 后浜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2章 后浜村 (第2/3页)

锣的声音。

    “都别吃了,吴老爷要说大事!各家当家的赶紧过来桥边议事。”

    听到锣声,院中的众人均是一怔。

    而后便匆匆赶往了村头。

    方才的那座小石桥上已然站上了四个长工,还有人搬了一把椅子。

    见到村里人都来的差不多了。

    坐在椅子上身穿锦缎的吴财主这才开口道:“各位,我方才去过邹家把今年的粮价问下来了。”

    “一石粮四钱银子,早先咱们估的是六钱银子,每亩缴了十二斤粮,这般折下来,每亩地还得再交四斤。”

    “均役的事我也问了,每丁不是八个钱,是十五个钱,又得再交七个钱。”

    闻听此言,原本不少兴奋的村民都随之蔫了下来。

    这仅仅只是半年的田赋。

    一亩地一年麦、稻不过五石,地主分的一半,即每亩佃户可得粮两石半,每亩折银不过十钱银子。

    佃户需要佃耕十六亩地才能养活一家五口不至于饿死。

    每亩每年还需交粮三十二斤,十六亩田赋下来,便是五百余斤粮食又是两亩地的产出,这便是十八亩地。

    这还没有算要担的徭役。

    但真正可怕的事情在于,这还是有地可租的情况。

    不知是住在桥边的哪家,径自朝着院子里大喝了一声。

    “把肉先收了,今年盈余没那么多,省着些吃!”

    不多时院子里便传来了孩童的哭闹声。

    “老爷,徭役总能省下些了吧?”

    吴财主抬口应道:“省倒是能省,能省个百十斤粮吧。”

    “徭役的账官府还在算,但这里面还有个火耗的账,我大致问了问,一两银子收一钱,咱们村今秋缴四百石粮,折银也就是一百两银子,火耗要另缴六两二钱五分,零头老爷我给抹了,算六两二钱。”

    “折粮二十四石半,全村差不多三千亩地,每亩地再缴火耗粮约合一斤。”

    “也就是连上火耗,每亩地缴十七斤粮,也就是每家每亩再缴五斤粮,咱们村己酉年的秋赋就算过去了。”

    对于淋尖踢斛,百姓其实并没有那么大抵触。

    毕竟所谓淋尖,所谓踢斛。

    撑死不过三五斤粮食,只是觉得恶心人罢了,在折色、火耗面前,淋尖踢斛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听着那吴财主的话,宁玦的面色却是稍稍一沉。

    顾清弄有些疑惑的问道:“官人,早先邹望不是说将今年锡山的皇粮给缴了吗?怎的眼下又要收粮?”

    “邹望那个老狐狸,他说缴了一年的,那肯定是不到一年,夏粮八月入京,秋赋次年二月入京,邹望代锡山缴的是今年剩下的夏粮,眼下这吴财主收的,是明年二月要送到京师的秋粮。”

    顾清弄的脸上露出些许讶异。

    “还能这么玩?”

    宁玦不置可否,反而是看向了桥上的吴财主高声道:“可是吴老爷,朝廷有令,税亩不税人,百姓无田,交钱役不就可以了吗?”

    那吴财主见宁玦打扮斯文亦很是敬重,站起身来朝着宁玦一稽首:“这位先生说的是,朝廷的田赋确实应当由地主所出。”

    “那这些事情,为何要交给诸位乡亲相议?”

    听到宁玦这么问,那地主倒也不恼。

    “田赋是地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