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8章 乡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48章 乡贤 (第3/3页)

  直到严嵩入阁之后,顾可学这才靠着一部《医方选要》得宠于嘉靖重新入朝。

    语罢,顾可学骤然转身,朝着自家祖宅的遗址跪下磕头道:“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可学,这便给顾家报仇去了!”

    而后顾可学起身后便令周围左右后退数步,跑进自己老娘的窝棚里,翻腾半晌,这便从窝棚里掏出来一份糙到不能再糙的地图。

    “克终,这是我顾家祖宗留下的地图。”

    宁玦看着这地图沉默了半晌。

    就是一张陈年的宣纸上面几条河,几条线,而后有些奇奇怪怪的图案。

    “你确定你家人管这个叫地图……?”

    “克终,你这便不懂了,全城没有一人知晓我顾家有此图,纵然是知晓了得了去,他们也看不懂,这是惠山,这是东蠡湖,再往西,这儿,太湖……各处田地的蚕桑渔耕,全都清清楚楚。”

    见宁玦实在看不懂,顾可学随手将图收了起来。

    “总之,没有这张图,朝廷想厘无锡的田,两年也厘不完。”

    “那有了这张图呢?”

    顾可学冷哼一声,而后道:“今年应天秋闱入闱之前,老夫能把无锡翻个底朝天!”

    次日清晨时分,一支二百余宗亲组成的马队便在无锡街头现身。

    而在队伍的郑重,骑在马上的宁玦身后跟着一个略显秀气的随扈,而在宁玦的身旁则是一顶女人搭乘的四抬小轿。

    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入无锡县衙。

    “闲杂人等,统统离开县衙!”

    “放肆!这是本官的衙署。”

    不待县令说完,骑在马上的宁玦便望着无锡县令笑道:“现在不是了。”

    “你!”

    不待县令说完,两名奉国中尉便直接上前将那县令“请”了出去。

    待所有人都相继退去,望着四下无人的后衙,宁玦这才对着身旁的小轿轻声道:“老先生,没人了,下轿吧。”

    ——

    金陵,鹤鸣楼。

    一个风尘仆仆的家丁手忙脚乱的跑进酒楼。

    “老爷,无锡生大事了!”

    “何事惊慌?”

    “老夫人的轿子被都察院的人封了,无锡已然开始厘田了!”

    账台上,邹望不敢置信的抬头问道。

    “那他顾可学就没拦着?”

    “顾家的田不到一天就厘完了,现在那些皇亲们已然奔着咱们家的地去了,厘的都是城西的肥田啊!”

    只见邹望手中算盘“哗啦”一声落地,算盘珠子滚得遍地都是。

    而邹望亦是两眼一翻,径自向后倒下晕了过去。

    邹望阖家自嘉靖前从无名号,自邹望死后亦罕有声迹。

    王世贞眼中邹望那“将百万”的家财在邹望死后,短短几年时间便因二子“争”家产全数“断送衙门”。

    果真兄弟阋于墙耶?

    1,邹望家产记载出自王世贞《国朝丛记》,但并未记述邹望生平,只借文中严世蕃之口,言其家产“将百万”。

    2,顾可学与邹望的故事出自清初《花村谈往》这本书在网上找不到,只能去图书馆碰运气,但在知网上能查到2003年哈工大学报社科版收录的一篇天津大学哲学博士的《……富人观之反思》论文里引用了这部分内容,可以证明这段史料确实存在,该论文内容不做具体评价,即便是《花村谈往》原文依旧对邹望极尽溢美之词,明里暗里将清军入关的所有责任推到了崇祯吝啬上,虽然不是很靠谱,但引用了明末大量民间传言,当个乐子吧。

    3,隆庆二年,海瑞巡抚应天后,为自己座师重建祠堂(个人推测应当就是被邹氏拆掉的顾氏祖宅原址)即今无锡惠山古镇尊贤楼西侧不远处的顾洞阳祠。

    ps:某领导回乡被地头蛇超车后惩办地头蛇的故事,最早的原型就是《花村谈往》里记载的顾可学的故事,只是故事的结尾是邹望这位“乡贤”差点把顾尚书给活活吓死。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