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钟曼的大手笔 (第2/3页)
所满足,因此,客观上也是导致贸易园区没能早日发展起来的原因。
王清儒接管此项工作后,首先向马冬灌输了借鸡生蛋的理念,即吸引他人资金先把贸易园区的配套工程完善起来,使其进入正常的经营状态,说白了就是,厂商来了安装上设备马上就可以生产经营。
马冬虽然不太懂经营,但也很有经济头脑,怎么合计都觉得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于是便把科技园区需要开工建设和贸易园区需要重新启动的事情都和钟曼讲了。
钟曼是个见过世面的企业家,早就想把阳光建设集团的触角向多方向延展,听到这个消息当即拍板儿,同意先期投入五千万然后取得贸易园区的承包权。
钟曼欣然接受了王清儒的建议——把贸易园区建成皮革和裘皮生产经营基地,利用周边的畜牧业与养殖业的原材料资源优势,迅速占领区域性皮草的中高端消费市场。具体做法就是到当时全国最大的皮革生产基地——江宁,进行招商。
王清儒还建议钟曼,如果经济实力雄厚,就把招商的优惠政策加大,政府这面以减免税收等费用政策进行配合,即:头一年免收,第二年减少一半,第三年开始收取;钟曼这面在租金的收取上则采取头一年免收,第二年收一半,第三年下打租,第三年以后上打租的办法。
钟曼完全采纳了王清儒的建议,结果,到江宁招商非常顺利。
贸易园区也改名为东二堡皮草广场。
开业剪彩当天,市委书记高平接受了宁电视台《慧眼关注》的采访,借此机会对外宣传推销了皮草广场。
所有的来宾、客人都走后,钟曼因为科技园区项目在江城多逗留了一个晚上,当然这一晚是留给马冬的。
“钟姐,您真是大手笔!”收工后的马冬道,“您让出那么大的利益,不怕赔吗?”
钟曼说,这种生意不是短线的生意,只有让商户进来再把它们留住才行,效益在后面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