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陈老院长的遗嘱! (第2/3页)
其实是董老教授的理念,而并非你全然的原创,你是继承了董老教授的科研理念?将其付于现实?”
“差不多就是这样。”
“我师爷也留下了其他的一些奇思妙想,其中固然也有一部份也是脱离了实际的,但这个课题的本源思路,就是我师爷提出来的。”
“所以,在发表论文的时候,我把他的名字也加了上去。也算是一种纪念了。”
“一件事能不能成,并不仅仅只是在个人能不能将其完成,且还在于有没有人能继续将这种想法延续下去。”
“这就是传承和底蕴之一了吧……”
见识越多,方子业便越来越理解一些经典中古人的感慨。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如果不以考试为目的再去翻阅初中高中时期的教材,会越发觉得那本来枯燥无味的语文教材,实则是华国精华之浓缩。
每一篇,都值得去细细咀嚼,甚至在人生的某一刻,就会形成回旋镖,正中你的眉心。
或许你与作者不是同时代,不是同地点,但在某一刻,你就能与之形成小部分的思想共鸣,跨越时间与空间……
方子业不知道陈宋老院长最真实的想法,他就算是知道了,也继承不下去。
但方子业继承过师爷董耀辉老教授的笔记本,这个笔记本,如果方子业没去宜市拜访的话,它就会封存在那里,方子业永远也拿不到。
如果没有方子业拿到了这个笔记本,并将里面的东西仔细阅读之后并在现实中应用,那么这个人工智能义肢,或许就是别人阴差阳错下研发出来了。
再也无法雕上董耀辉三字。
甚至没有人知道有个叫董耀辉的人想过这种事情。
方子业给陈广白讲的事情,当然很重大,操作起来的难度也非常高,但也要有人去做。
没人做的话,方子业想了也没用。
“所以子业你一直以来都说你的天赋一般,实则你的天赋根本不一般。”
“有些人,只能事教人才能深刻,可子业你,却在看人经历的过程中,就能有自己的感悟。”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陈广白认真打量方子业,夸了一句。
方子业回道:“陈叔,我的天赋吧,也就这样,说特别好也没那么好,说不好也肯定是有些好的。”
“现在也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我…”
方子业看向了陈宋所在的方向,脑子里刻印出陈宋老院长那张熟悉但又渐渐陌生的脸庞。
“我终究是有负于陈老院长的,可惜未能早相逢,他对我的厚爱,此生难缘。”
“这便是因缘际会了。”
陈宋想要劝方子业放弃现代医学入中医学不止一次,不止十次,甚至非常恳切地表达过这样的意愿,如果方子业点头,他甚至愿意和方子业拜把子后再倾囊相授。
可缘分这个东西,就是妙不可言,如果方子业没有得到面板前,即便是遇到了陈宋老院长,也只是远观陈宋老院长装逼的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陈广白道:“我爹之前说,子业你已经超脱了单纯的医学门脉范畴,有点大道同源的那种味道。”
“我一开始是不相信的,觉得他的话有一种说别人家孩子的感觉。”
“但其实,或许我爹没说错。”
陈广白并没有再讲我父亲。
在恩市,爹就是父亲,日常中更习惯于用爹来称呼……
方子业说:“陈叔,我虽然不懂中医学,但我也了解过中医学,无论如何,那些经典理论中的每一句话,一开始都是由人凑起来的。”
“换句更加残忍的话,那是由人的命填起来的。”
“医学的本质就是统计学,就是数学,就是概率,就是偏向性概率。”
“这个方子,治好了八十个人,二十个无效,这么配伍,治好了八十二个人,十八个无效。”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