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投资人 (第2/3页)
些巧合未必能写成书。比如在我的记忆中,完全就没有韩美玲这个人,但是据我母亲讲,她和我有青梅竹马之交,总角相晏之情。
“小序,怎么你真的忘记韩美玲了?怎么你连她的名字都不记得了?你高考前还偷偷摸摸地跟她去溜什么旱冰呢。我说你是小胡涂虫你还不承认?”
当母亲质问我这样的问题时,她显然是在怀疑我会不会因为压力太大,书读得太多,以至于小小年纪就得了健忘症。
鬼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不能多想,想得太多了我就会怀疑我到底是谁,我真的是周序吗?
又或者,师院音乐系那小子才是周序?天哪,我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啊!
假期结束后我一回校,第一桩重要的事就是补考,感谢上帝,感谢李芸和她的笔记,我竟然奇迹般地通过了补考。心里一轻松,我就专心开始筹办文心书报亭了,时至如今我才想起来,上回喝酒喝得来爽过了头,竟然忘记向那两位朋友谈待遇问题了。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那时候只顾着庆祝书报亭审核通过,还没有具体涉及到运营成本的人工费用等俗务,那个时候要我说出如何分享利益,似乎也不太靠谱。
但时至今日,钱这个问题虽然俗,却也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入股?搞股份制?
我首先想到了股份制解决问题,毕竟我现在只有一千块钱,想要把书报亭运营起来,至少还需要两千元。但现在看来,陈一凡马上要毕业了,他不可能入股,对这种小商小贩的事情恐怕他也不会真的感兴趣,那么金普光呢,他也许会一时兴起进行投资,但他和我一样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