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满满是信心! (第3/3页)
臣服,正是应该在敌方认为自己占据最有利的优势的时候,予以迎头痛击,这样鞑羁军才能永世不敢南下,侵扰我大炎领土与百姓安宁。”
“这,”李宽毕竟是一位对百姓仁义的君主。听了陈庆之的一席话,他不得不为自己刚才的犹豫懊悔起蔫。
和珅与郭守敬,脸上也是一阵红一阵白。
“陈大将军确实言之有理,我们不该自北地百姓安危于不顾,助长鞑羯军的嚣张气焰,”和珅站出来说道,
“可是和大人说的问题也确实存在,不知如果出兵,陈将军,如何克服我军在天时与地利上的不足?出兵后必定会需要大量的粮草,可眼下正直深冬,会给我大炎带来不少的压力呀!”
“和大人确实言之有理,此次出兵我大炎军队,确实可能会吃一些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有利于不利,是能够相互转换的,”
陈庆之缓缓说道,“我确实没去过鞋弱,不知道鞅羯具体地形如何。韩羯边陲小国,我大炎,对它的了解也确实寥寥无几。”
“但是当地的守城将士,官员以及饱受鞑羁侵扰的百姓们,必定会掌握一些情况。我大炎物产丰富,在和平时期必有当地百姓与鞑羁经商,所以我们只要能够好好发动与利用好百姓的力量,在地形上我们未必会吃亏。”
“至于天时,天气自然是人力没有办法左右。所以我们这次出兵不能再多,而在于精,不能长久战斗,而在于要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
“首先在武器上,我大炎的强弓硬弩,肯定远远胜于鞑羯的兵器。其次我大炎天军,在于突厥,以及高句丽两次强国的对决中,已经成长了不少,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所以微臣有把握以少胜多,这场仗我们未必会吃亏!”
各位大臣们纷纷表示了赞同,程咬金等人也是摩拳擦掌,陈庆之又继续分析道:
“再说了,这深冬时节虽然与我大炎出兵不易,可是对莘羁来说,未必就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充足条件,”
“他们是由于贫困,见我大炎富饶,所以才抱着侥幸心理前来掠夺。可是抢来的东西能支撑多久?”
“一旦我们将鞅羁军击退,让他们再也无法,让他们再也无法挡下掠夺我大炎物资,臣相信用不了多久,鞅羯军内部必生变故。”
朝堂诸位大臣信服不已,就连刚刚强烈主张的和珅,此时此刻,也不敢再说什么。李宽点了点头,问道:
“那爱卿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征讨鞅羯呢?”
“由于天气和路途原因,所以大唐人数不可过多,依臣之间,一万大军即可。不过所派去的将领与士兵必须都是精锐,所带的兵器也必须是大炎最先进的。”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臣还主张派出大军驻扎北疆,随时准备接应。务必要一举摧毁韩羯,一劳永逸。”
“此计甚好,”李宽赞同道,“既然是你小子提的计划,那么朕便逆命令你为统帅,不日为你践行。”
“虽然未曾愿意报效大炎,但是粮草的运输终究是一个问题,臣需要在雁云城研究办法,所以恕臣不能出征,”陈庆之推迟道,.
“同时臣向陛下,冒死举荐二人,皇家军事学院,薛仁贵席君买。”
陈庆之拒绝挂帅,以及在大殿上举荐新人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雁云城。
众人一时间议论纷纷,有的人说是陈庆之,想培养青年才俊,自己暂时还退居幕后。
有的人还说是由于陈庆之,常年征战,身上伤痕累累,寒冷的天气容易让旧伤复发,所以他不能出征。
些不怀好意者更是散布谣言,说是李秋对于自己的计谋没有信心,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名声,所以才决定派两个新人冒险。
对于这些流言,陈庆之大多一笑而过。毕竟除了第一种,其他说法,都特别的不靠谱。
对于这些流言,陈庆之大多一笑而过。毕竟除了第一种,其他说法,都特别的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