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章 解谜团千古名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章 解谜团千古名相 (第2/3页)

 赵舒一直笑看着孔明,仔细算来他也才四十来岁,却已经两鬓见霜,乍眼看去便是年近花甲之人。看来智者劳心,远胜于愚者劳力,孔明常年施政为国,设计害人总是有代价的。见到孔明伤势不假,赵舒便知其意,彼是想在死前将蜀汉举国之事托付于自己。所以赵舒才愿意提醒孔明,自己与他本就是一路之人,并不见得雅量高致,对人也并非真诚相待,足可以肩担蜀汉国政。

    孔明听到赵舒如此一说,乃笑道:“将军诚不欺吾。适才吾已将诸事告知公琰,可转告将军,但有三件事,吾需得亲口转告将军。”赵舒恭恭敬敬一揖到地,道:“还请丞相赐教。”孔明自知时候不多,也不愿去分辨赵舒是真心,还是假意,并不先言其事,而是问道:“今吾放将军一条生路,更助将军安定南方,不知在吾身后,将军将如何处之?莫非仍旧背负叛臣贼子之名?”

    人死为大,以前赵舒对孔明确实存在不少恨意,但他并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且不说孔明现在相助于他,即便没有这些事情,赵舒也不愿意让孔明背负骂名入土,遂不假思索,便答道:“丞相但可放心,身后之事,吾必尽心安排,使以公卿之礼安葬,至于叛乱等等罪名,皆可平复。”

    孔明又略带疑惑地打量赵舒,问道:“此将军肺腑之言?”见赵舒点头之后,孔明不禁微微摇头,叹息道:“常年与将军交手,皆以将军有妇人之仁,果不其然。吾既已死,何需计较身后之名?忠臣良相也罢,乱臣贼子也罢,与我何干?反是将军,若不将吾之罪名公诸于世,将军如何使得朝中百官信服?吾若是忠臣,将军却如何自处?”

    赵舒一时不曾想到如此深远,听后便又躬身一礼,道:“丞相教诲的是。”孔明继续道:“吾死之后,将军可将各种罪行,广告天下,又有公琰为证。朝中如文伟,正方等人便不会再有异心,而尽心辅佐将军,克成大业,此一事也。”孔明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你是否很疑惑自打你投靠主公开始我便想除去你?”赵舒点了点头并没有接话。孔明接着说:“先帝麾下派系林立,如若不统一各派系的力量,兴复汉室了无希望,如若能统一我大汉各派系力量,而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吾便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则兴复汉室有望己。你不尊礼数,云长不敬士大夫,孝直气量小,断然不会听命于我,与其日后处处制肘,不如暗中除去,统一派系,只是吾不曾想会败于你手,更不曾想今日会死在一女子之手。”

    孔明的言外之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