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吴皇愁后宫干政,司徒嫣料事如神 (第2/3页)
已胜京中的皇上,先皇忌惮国公府,只怕当今的皇上却是忌惮你这个大将军!”
“皇上与我自小一起长大,就算是登基称帝,可这亲情也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玄哥,你们先是君臣,后是兄弟,只怕这兄弟情排在君臣义之后,薄的连纸都不如了!”司徒嫣这话在他们回京之时即已应验了。
端木玄回京听封受赏,凉仁公已位列三司太傅,又享一等爵位,如今其子建功边城,已是封无可封,赏无可赏,越是如此皇上心中越是不安。
而国公府又是端木太后的母家,这封赏怎么都要给的,不然岂不寒了功臣之心。穆奕满脸愁容的进了皇后居住的永安宫。
“臣妾给皇上请安!”
“免了!”
“臣妾见皇上近日愁眉不展,熬了些清火的莲子羹,请皇上品尝!”
“放着吧!朕没心情!”吴皇穆奕的心事自是不便说与皇后听,可皇后出身太保府,有着自己的眼线,自然知道皇上为何发愁。
“国公府早已位高权重,如今世子又建功边城,既然凉仁公大人封无可封不如就赏其子如何?”
“京中有大舅父,军中有其子,只怕久而久知朕在大舅父面前连皇威都难保全!”穆奕本不愿与皇后谈论这些,可不想皇后竟能猜中他心中所想,所以这才将心事吐露一二。
“皇上,世子先是臣后是亲。再强也强不过皇家威严!”当初太保与太傅同辅佐七皇子,自是站在一条站线上,可如今七皇子已登基。二人的阵线虽未瓦解,可各自有着自己的门第要守,立场早与之前大有不同。
皇后自然不愿国公府功高盖主,“突厥刚刚退兵,幽州边城尚不安稳,自古就有给功臣封王加恩赏的惯例,皇上何不封个亲王给凉仁公。而命其子镇守幽州边城!”明眼人一看即知这是明升暗降,谁不知幽州如今一片荒芜。
“这~?”穆奕有些犹豫,这么做只怕太后那里不好交代。“会不会有人说朕打压功臣苛待贤良?”
皇后见皇上并没有马上反对。就知此语正中皇上心意,“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是加封恩赏。异姓亲王是何等的荣宠。就算是有些人背后会多加议论,可只要凉仁公大人心甘情愿的领旨谢恩,即便是太后也不会难为皇上的!”
皇后所想没错,这话正和了吴皇的心思,可吴皇新登基,还要依仗老臣,所以一时间并未依皇后所言,而是先请凉仁公进宫。将自己的意思言明。
“大舅父,朕初登基。虽收复幽州,可那里早已荒芜一片成了废墟,我这心里着实难安!大舅父乃三朝原老,还请给朕出个主意,这幽州灾民要如何安置?幽州城池如何兴建?”
端木漓低着头,并未马上回话,耳边回响着皇上的问话,可脑中却在想着昨晚和司徒嫣的密谈,“父亲,您让玄哥召我入府,可是有要事相商?”
“丫头,玄儿本是回京来领赏受封的,可皇上却迟迟未召其入宫,只怕正如你所料,国公府终还是被‘功高盖主’四字所累!”
“父亲位列三公,享一等爵位,再赏就是亲王位,只怕这是皇上不愿见的。而玄哥先在西北建功,如今又率东北大军收复失地,举半国兵力都在玄哥之手,如果我是皇上也会对其忌惮三分!”司徒嫣倒是看的开,可端木玄心中难免伤心,当初的表兄弟如今却无信任可言。
“玄哥,你扶七皇子登基就该想到会有这么一天,现在又何须伤心难过!”司徒嫣给了端木玄一个安慰的眼神,她在告诉端木玄,一切都有她在,只要他不离她便不弃。
端木玄回以一个安心的微笑,他是伤心,可如今他有了心爱之人,这份伤心来的快去的也快。
“父亲,这亲王封赏您是不想要也得要,眼下最紧要的,就是如何做才能让皇上安心!”
“丫头这话老夫有听,可却不甚明白,要如何做到即要了恩赏又不会引起皇上的忌惮!”
“幽州!”司徒嫣只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