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3章,圣旨下边城事毕,丰收年街市繁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63章,圣旨下边城事毕,丰收年街市繁荣 (第2/3页)

封还是有些小小的窃喜。当然这些都是因妒而起,不敢表于面上。

    “你与国公府一脉相承息息相关,又何须再有此言!”凉仁公看向穆奕,吴皇多疑,穆奕虽是端木贵妃之子,可脾气秉性更向年轻时的皇上,这一点至从其临朝听政更见一般。凉仁公想到司徒嫣走之前说的那番话,如今想来却有先见之明,只是这些尚未有定数,一切还待以后。他也要为儿子儿媳早做打算。

    送走了七皇子,凉仁公即给远在边城的儿子端木玄写信,“墨冰,即刻将此信送往边城交给玄儿。从今日起派暗字营盯着七皇子,无论大事小情第一时间上报于我!”

    “主公可是对七皇子生疑?”

    “丫头说的对啊,不在其位不谋其事,子楚这小子,只怕越来越像皇上了!”凉仁公这一句足以证明了墨冰心中所想,那日司徒嫣所说之话言犹在耳,如今看来并非杞人忧天。

    “属下即刻去办!”墨冰领命退出书房,凉仁公坐在书案前,看着桌前摇曳的烛火心里牵挂的都是远在边城的儿子。

    而边城内县衙之中,司徒兄妹和端木玄、李三郎也正在茶话闲聊,“小五,安将军此次可会受罚?”

    “皇上明年要对突厥用兵,安将军却在此刻丢粮毁仓。受罚是一定的,不过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不会丢了性命的!”

    “嫣儿所言即是我心中所想。仲贤,只不过这次只怕我虽有功却未必会受赏!”

    “这又是为何?”司徒谨和李三郎都有些不解其意。端木玄看向司徒嫣,见她频频点头就知她已然明白。

    “兴兵在即,皇上又怎会在此时嘉奖于我,反正我也不在乎这些,只要兵马未损,粮草齐备。我这个大将军就不算失职,这就已足够了。至于赏赐吗!不给也罢!给了反而更令人心内难安!”

    “玄哥所言甚是,此时不封赏。即不会动玄哥的将军之位,而如果赏了只怕翻了年即会召其回京!失了这20万兵马的节制,反而于京中不利!”司徒嫣不喜朝政,可看的却比司徒谨和李三郎这些身在其位之人还通透。这也不能怪二人。司徒嫣带着前世的记忆看的想的自然比他们要多。

    “兄长、三哥、玄哥。多想无意,有没有圣旨这个年我们也得照过,不如想想要如何将这个年过的有滋有味岂不更好?”

    “对,嫣儿,我想要你亲手扎的花灯!”去年才进北平县,忙着县内庶务,司徒嫣没有过节的心情,端木玄也没敢提什么要求。不过今年不同。县内庶务早已安置妥当,司徒嫣进了腊月之后就没什么事情可做了。有的是时间扎花灯。

    “明年是猪年,就扎几只小金猪也给府里添添喜气!也要给大嫂和我那尚未见面的小侄儿送去一只,兄长以为如何?”

    “你呀,一说到玩儿就一脸的兴奋!”司徒谨笑看着小妹。

    “兄长这是嫌我贪玩儿了?”司徒嫣回以一个调皮的鬼脸。

    “是嫌你玩闹的不够,若不是为着我这个兄长,嫣儿如今还留在京中享福呢!”

    “若是没有兄长,嫣儿可是连一个血亲都没有了!”司徒嫣淡笑着,她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已经近九年了,身边的亲人越来越多,朋友也越来越多,可说到底她占着这个身子,真正和她有着血亲关系的就数司徒谨了。

    “仲贤,往事又何必再提,而且嫣儿来边城也不全是为了你!”端木玄心中也有此感,可他不愿多说。李三郎坐在一旁看着小妹,他只想守着她看着她即已心满意足。

    “三哥,我们可有好些年都未扎花灯了,三哥可愿重操旧业?”

    “自然算俺一份儿,只是不知会不会向当初那般总是扎不好!”李三郎心里高兴,这让他想起了当初在李家村的时候,和小妹一起扎花灯。

    “三哥,等你们明年收复幽州,俺就陪你回李家村,把义父义母的坟迁至京城!”这是当初她的承诺,司徒嫣从未忘记过。

    “小五!”李三郎眼眶泛泪,这样的小妹让他又怎能忘记。端木玄明白司徒嫣只当李三郎是兄长,可心里还是小小的吃醋泛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