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2章,雪封路寸步难行,腊八节思念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22章,雪封路寸步难行,腊八节思念亲人 (第2/3页)

大胡子一句,还不忘问问司徒嫣的心思。

    “是,丁大哥口齿伶俐,能言善道,巧舌如簧,小五佩服之至!”司徒嫣还真的给丁狗娃行了一个女子贯行的常礼。

    “小五,俺咋觉得你这话听起来这么别扭,词倒是好词,可俺咋觉得不像是夸俺呢?”丁狗娃听出了司徒嫣话中的阿谀。

    陆明等人更是一个个的笑倒在了炕上,指着丁狗娃笑,“丁老弟,小五这是夸你比那媒婆还利害呢!”陆明这一说,连司徒嫣都绷不住笑倒在了桌上。

    “你们!俺不信,小五,你真是这个意思啊?”

    司徒嫣看丁狗娃犯了倔劲儿,怕他真的生气,忙推说不是,就找了个借口去了灶房,她这前脚刚出门,就听见堂屋里的笑声更大了,还有丁狗娃骂人的声音, “其实这样的日子虽有辛苦,可却也不失温情!”感慨了一下,这才紧着衣领进了灶房,还不到做饭的时候,两位婶子都在屋里歇着,司徒嫣趁着这会儿没人,将戒指里给吴谨准备的做八宝粥的材料取出来一些,找了个陶罐熬煮了起来,又将给众人的八股米都备上用水泡了,等到中午的时候让两位婶子再煮些,大家都分上一碗,也算过个节。

    至于祭祀敬神那些,这会儿哪还有人有这个心思。她也就没准备。一边熬粥一边想起了李家四兄弟,再有两天就是腊月初十。是李三郎和李四郎的生辰,也不知翠萍他们有没有将信送到,也不知哥哥们会不会煮寿面来吃。在一起的时候不觉得,这会想起司徒嫣不仅有些泪湿,即为他们担心,也为眼下的处境忧心。

    李家四兄弟也是如此,虽说河南县不如新昌县那么冷,可这个冬季也下了几场雪,气温也在零度以下。除了三郎和四郎要进县学读书,平日里四人几乎都不出门,进了腊月夫子要赶回老家过年。所以县学也就停了课,四人每日里守着空空的屋子,只剩下对小妹的思念。

    “大哥,小妹这一走有四个来月了。怎么一点儿信儿都没有?”

    “是啊。大哥,你前些日子不是上县衙去打听了吗?到底有没有消息?”看着弟弟们着急期盼的眼神,李大郎心里也急。可他实在是没有法子,也不知上哪儿去寻小妹。

    “俺是打听了,可俺们只知小妹亲大哥的名讳,其它的一无所知,这一时半刻的哪里就能有消息?”四兄弟心急如焚,甚至有几次。李大郎赶着车都已经进了京,可还是什么消息都没打探到。

    “这么等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俺真怕小妹出事儿,要是小妹回不来了,俺们往后这日子还咋过?”李二郎一想到小妹可能回不来了,眼泪就止不住的流,带得四郎也跟着一起哭。

    “老二,行了,小妹吉人天相,不会有事儿的,俺总觉得,年前小妹一定会给俺们来信儿,再等等吧!”李大郎心里没底,可嘴上却说的很是肯定,其实更多的是在心里暗示,安慰自己。

    “今年生辰,俺也吃不到小五做的寿面了!”三郎看着窗户,似是要透过那扇紧闭的窗子看到小妹到底去了哪里,不论天南海北,只要有了消息,他一定赶过去,这样只能在家干等着的日子,过的比要了他命还难受。

    “小三,到了腊月初十,大哥给你煮寿面!”李大郎心里明白,三弟并不是想吃寿面,他是想让小妹回家,可这会儿他的心也乱,除了这样的劝慰,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见二郎和四郎的哭声小了些,他也要准备去熬腊八粥了,虽说熬的没有小妹熬的香,可至少也让弟弟们能好好过个节。

    人刚要下地就让三郎叫了回来,“大哥,昨天老族长过来了,问你有没有娶妻的打算,俺看着是想给你保媒拉纤,说的应该是村里杨得财家的大女儿。”

    “以后再有人来提这事儿,直接让他们走,小五不回来,我绝不娶亲!”李大郎本来是想说,除了小妹他谁也不要。可话到嘴边,还是改了口,一是他心里明白,自己配不上小妹。二是不能不顾及到三弟对小妹的心意,只要弟弟们能幸福,他愿意这样在他们身边守着、看着。

    “行,这事儿俺记下了。”至从司徒嫣离开,家里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