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各显神通(三) (第2/3页)
。市面上的铜钱就多了。”肃顺回头望着匡源,“你把这两个字的出典,奏上皇上。”
匡源不像肃顺那样随便站着回话,先跪了下来,然后开口:“‘祺祥’二字,出自《宋史乐志》,不涸不童,诞降祺祥,就是谁河流畅通,尽灌溉之用,地尽其利,物阜民丰。自然就是国泰民安了,所以说‘诞降祺祥’。”
“祺祥”二字是匡源的献议,得了肃顺的激赏,这一番陈奏也还透彻,只不过媚眼做给了瞎子看,咬嚼字,皇帝只是听懂了一个大概,所以沉默着未有任何指示。
肃顺催了一声,皇帝这才读头,“依议。”
。。。
肃顺等人从烟波致爽殿跪安出来,神色各异,端华载垣是得意无比,皇帝对着自己等人是无所不从啊,焦佑瀛也是颇为兴奋,哀诏出自己手,皇帝秉承遗志,实行新政的意思都由自己一手写定,景寿还是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跟在人群后头也不多说话,肃顺皱了皱眉头,对着边上的端华瞧瞧说道,“大哥,你瞧着皇上,说回城的事儿,是谁叮嘱的?”
“嗨,迟早要回城嘛,这么耽搁在热河也不妥当,”端华大大咧咧地说道,见到肃顺脸上凝重的表情,才似乎知晓了些什么,“你的意思,是太嫔太妃们的主意?”
“怕是差不离,皇帝新登基,又是个小孩子,亲身母亲不在这里,名正言顺的皇太后不在此地,这些人难免心里七上八下的,”肃顺一声冷笑,也不忌讳,边上的几个人都围了过来,“就怕咱们行什么不轨事,要赶着回京找储秀宫那位主子帮衬着呢。”
“那依你之见,什么时候回京才妥当?”载垣问道。
“且不忙,”肃顺摇摇头,“皇上已经灵前即位,名分已定,皇上在哪里,哪里就是枢,不管是不是在北京城,且瞧瞧,以静制动,看看北京城里能翻出什么样的浪花,变出什么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