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戮力同心(四) (第2/3页)
”恭亲王说道,“此外西伯利亚十分偏僻。不及土耳其斯坦总督府要三面为战,他可把大军尽数开拔北海,和中国征战,不虞无后路之忧,所以可以守住乌兰乌德。”
“那接下去准备如何?”
“还是以扫荡各地,肃清军事设施为主,”恭亲王说道,“乌梁海总兵从自己的辖区北上。目的地是厄尔口城,此城和乌兰乌德隔着北海相望。也是十分紧要,到时候围点打援,胡,或者是两面开花,都可顺势而变,诸部让其自由出击。所得草场经过登记之后,尽数各部自己所有。”
“俄罗斯人是什么态度?”皇帝问道,他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也和我们一般,朝廷不说话。下头的人自己动手吗?”
说起来,同治十三年这次中俄发生的军事纠纷,十分的吊诡,不仅是大清没有宣战,而且俄罗斯也是如此,似乎俄土战争占据了英武的沙皇大部分的时间,而国内此起彼伏变成农民的农奴暴动,让他无暇东顾,只有俄罗斯的外交部和总理衙门不停的打嘴仗,两国的交往还是在继续,就连两国的大使也依旧在中俄大使馆里当差,没有被驱逐出境,这不得不让恭亲王觉得十分幸运,从来没有见俄罗斯人如此忍气吞声过。不过他也知道,这样的幸运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必须抓紧时间。
“微臣以为,应速速下旨,命各镇总兵立刻出击,不求要占领多少城池,而是要消灭俄罗斯人在此地的兵力,为日后蒙古诸部渐渐蚕食北海之地打好基础,故此不宜久拖,咱们是去到他国,百余年来未有之例子,且经验不够,如今军势稍强,若是有了挫折,怕是这士气下去的也快。”
“好,用电报发出去,现在是五月份了,再辛苦几个月,等到秋凉就回京,不过这之前,朕要见到北海四周见不到一个俄罗斯人,”同治皇帝笑道,“除了北海之外,草场土地尽数赐给一同出兵出力的各部,也算是他们的酬劳。”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