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含笑帷帐(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七、含笑帷帐(二) (第3/3页)

,诗论必求其精通,字画必求其端整。沉心静气,涵养圣德,久而久之,自受益无穷矣。皇上亲政之初,凡仰蒙召对者,莫不谓天禀聪明,清问周至,钦佩同深,气象为之一振。迩来各部院值日诸臣,未蒙召见,人心又渐懈矣!咸丰年间,文宗显皇帝每日召见多至**起,诚以中外利弊,非博采旁咨,无以得其详细也。若每见不过一二人,每人泛问三数语,则人才之贤否,政事之得失,何由得悉乎?夫臣下之趋向,视朝廷为转移,皇上办事早,则诸臣莫敢不早;皇上办事细,则诸臣莫敢不细!不如是则相率偷安,苟且塞责,其流弊有不可胜言者。伏愿我皇上仰法祖宗定制,辨色视朝,虚心听言,实事求是;于披览章奏之际,必求明其所以然,则事理无不贯通矣。而又勤求法制,屏无益之游观;轸念时艰,省无名之兴作。”

    一个淡淡的声音歇下,皇帝睁开了眼,“难怪前几日李师傅的这个折子上来我居然看不懂,原来这里头的意思是叫我少白鱼龙服来着,嘿嘿,”皇帝一阵冷笑,“外头的人胡言乱语,说我去陕西巷一带,宪德,你说朕去过吗?”

    流言皇帝曾出现在陕西巷,韩家潭一带,那里是有名的“八大胡同”,犹如唐朝长安的平康坊,“苏帮”的“清吟小班”集中之区,岂是万乘天子所能驻驾的地方?

    “微臣也是御前伺候的,”王庆琪淡淡笑道,“万岁爷的行踪微臣是知道的,若是在京中出游是真的,若是去八大胡同,想必万岁爷料理朝政又要进学,大约是没空的。”

    “还是有个知心人的,”皇帝微微点头,笑道,“外头的人怎么说朕不理会,皇额娘说过,最难堵住的就是天下人的流言蜚语,陈胜文,告诉李师傅,今个就不去书房了。”皇帝伸了伸懒腰,“前几日闹得慌,要静下心来,想想怎么处置才好,宪德,你也给我出出主意。”(未完待续。)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