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十一、画眉深浅(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三十一、画眉深浅(四) (第2/3页)

鸿藻为什么不反对,那是因为他知道,不用争于一时,自己去天津办砸了。不要紧。皇帝还要靠着自己这个师傅,就算皇帝忘了师生之情,可只要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就不会允许朝中只存在一个人,只存在一个声音。

    反正两方都认为,天津的事儿办砸了,没事儿。

    太后老神在在,“那么。”微微思索,这件事儿最后该交给谁处理?

    穆扬阿?这个倒是个合适的人选。天津是他亲手创立的,人情世故熟稔,且和各国在宁波起就交好,对付这些事儿,想必是易如反掌,可他是交通部尚书,去管这件事儿,似乎有些多管闲事淡操心了,且他去,天津地方官员必然心思浮动,是不是穆扬阿这个老上司要重返天津了?崇厚是不是马上要失势了?不然怎么把他给派出来了,自己虽然很不待见崇厚,可也必须维护他作为督抚,在地方上的尊严,不然如何治理地方。

    派亲贵大臣吗?亲贵大臣尊贵体面是有了,可能当差的没几个,能当差的还不够资格,这次去天津,不是享福的,是要细细查明回访上奏来龙去脉,以来定下和法国交涉之策的,不是去装腔作势的,这去的人必须有主见,有威望,有才能。

    这样的人嘛,也只能是金陵的那位了,“就让曾国藩去,他是督抚之首,才干了得,这会子听说北上了?”

    文祥想了想,“是,今年是同治九年,曾国藩要进京述职了,沿着海路北上,也是要到天津的。”

    “如此一来,最好,让他办了这事儿再进京,也免得其他人费工夫,”慈禧太后点点头,拍了板,“叫传旨的人在天津等着他就是,想必用不了多少时候曾国藩就能接到这趟差事了。”

    恭亲王等人无功而返,只好怏怏退下,李鸿藻没想到自己想办砸这件事儿的机会都没有,也只好磕了个头跪安而出,太后心里给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