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章 波西米亚纺织工人运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章 波西米亚纺织工人运动 (第2/3页)

麻和棉花产区,所以利贝雷茨能够比较轻松的获取纺织业发展所需的原料。

    交通方面,19世纪,利贝雷茨就有铁路经过,并且连接维也纳,布拉格,德累斯顿和柏林等重要城市,是德奥两国间重要的交通枢纽,有利于市场开拓,也利于原材料的进口。

    传统继承上,利贝雷茨在工业时代以前,就已经有比较发达的手工纺织业发展,最初主要以家庭作坊为主,生产亚麻和羊毛制成品。后来,萨克森移民带来了更先进的纺织技术。

    19世纪以后,英国纺织机械传入当地,利贝雷茨的工业化也就此展开,在利贝雷茨出现数千工人的大型纺织工厂,同时成立了专业的纺织技术学校,培养专业人才。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利贝雷茨的纺织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次利贝雷茨主要搭上了德国的顺风车。

    德国企业和工程师带来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同时在化学染料领域,当时德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最后是奥匈帝国这个平台,是利贝雷茨能够成为奥匈帝国,乃至欧洲最重要纺织业中心的原因之一,他充分享受了帝国大市场的优惠,从来不缺乏销路,同时还能依靠奥匈帝国强盛的国力,将产品卖到东欧,巴尔干半岛,中东等区域。

    总而言之,利贝雷茨的纺织业极为强悍,在奥匈帝国占据重要地位,甚至被誉为“波西米亚的曼彻斯特”。

    这座在世界都数的着的发达纺织业城市,人口却只有六万人口,就可以看出它在纺织业领域的发展。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过去利贝雷茨依靠纺织业,日子过的风生水起,但是经济危机来临之后,利贝雷茨也是最容易遭受打击的城市。

    一方面,利贝雷茨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不说欧洲方面,全世界这么多年来新崛起的纺织业城市都不知道有多少,纺织业的门槛还是比较低的,也最容易导致产能上的过剩。

    另一方面,利贝雷茨的产业过度依赖纺织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因此,在经济危机来临时,他的抗风险能力也比较低。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来临后,利贝雷茨的纺织业就遭受了重创,大量纺织工人失业,这座人口仅仅数万的小城,也成为了奥匈帝国内,工党组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事实上,从19世纪后期以来,利贝雷茨因为高度工业化,就爆发过多次工人运动,19世纪七十年代,当地试图组建工会,遭到政府的镇压。

    1893年,利贝雷茨发生了第一次纺织工人大罢工,要求十小时工作制,并且提高工人工资,罢工持续了数周,最终被平息,组织者被解雇打击。

    1905年,利贝雷茨又发生了一次总罢工,这次罢工受到了奥匈帝国国内罢工浪潮和俄国内部革命的双重影响。

    此后,利贝雷茨基本上成为奥匈帝国工党活跃的区域之一,包括德国工党,奥地利工党,甚至是波西米亚工党都在此活动。

    而这次利贝雷茨组织运动的主力就是奥地利工党。

    之所以奥地利工党在当地影响力大的原因,在于利贝雷茨的人口主要以德意志人为主,他们占到了利贝雷茨人口的八成以上。

    利贝雷茨,珀尔茨尔纺织厂。

    奥地利工党在利贝雷茨的负责人诺依曼正在召开工人集会,珀尔茨尔纺织厂是当地最大的一家纺织企业之一,高峰期这里有一千多名纺织工人,如今经济危机下,珀尔茨尔纺织厂的雇佣工人数只有四百多人。

    诺依曼召开的这次集会,就包括许多被裁员的原珀尔茨尔厂员工,当然,还有利贝雷茨其他工厂和企业的工人,珀尔茨尔纺织厂里,现在汇聚了全市三千多名工人。

    “同胞们,自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来,利贝雷茨的经济就一直处于衰退状态,而大量工人失业,即便就业人员的工业也被利贝雷茨的资本家们极限压榨。”

    “毫不客气的说,如今利贝雷茨的工人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大家也知道,如今整个德意志地区,乃至全世界的经济状况都不太好。”

    “所以,这不仅仅是利贝雷茨一地的问题,而是原本整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