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九章 伦敦外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九章 伦敦外商 (第3/3页)

,官员打交道,这也是坦博尔为什么劝说德里曼贿赂英国官员的原因。

    不过,想做到这一点也很难,毕竟英国官员有多贪婪,坦博尔可是有着深刻的体验,在他曾经还是和德里曼一样“弱小”的时候,可没有少吃亏。

    德里曼有些摆烂的说道:“还是算了吧!我感觉现在还是做国内的生意更保险,英国的竞争压力本来就比国内高太多,当年,我跨海过来,也是带着雄心壮志,但实际上根本没赚多少钱,加上现在经济危机爆发,反而亏了不少。”

    “这样一看,国内市场虽然也竞争激烈,但至少稳定性强许多,加上这几年,加蓬省发展的也不差,所以,接下来还是要把精力放在国内。”

    按照德里曼的意思,他准备回国发展,坦博尔问道:“如果你打算离开的话,那利伯维尔商会怎么办,你可是会长?”

    德里曼幽幽说道:“还能怎么办,本来这个商会破事就多,和你们卡宾达英国贸易协会完全比不了,就是个草台班子,为了这个商会,没少折腾我的个人精力,现在看来,这几年完全就是浪费时间。”

    坦博尔问:“这么说,你打算彻底放弃海外的生意了?”

    德里曼说道:“如今的经济形势,如果没有资本和人脉,这种发达海外市场根本就混不下去,当初我如果跑到南美,说不定还能混个人样,毕竟,在伦敦,我就是个无名小商人,但是在那些落后地区,我怎么也算的上是苏联人口中的‘资本家’。”

    “我就有一个同行,在阿根廷发了财,他当年还劝我说,伦敦虽然发达,但终究不是我们这种人能混迹开来的,还不如到一些比较有市场前景的小国发展。”

    “现在证明,他的话是对的,阿根廷人的消费水平完全不比英国人差,我们到了那里还能成为座上宾,遇到麻烦,政府还能提供帮助,反而在伦敦,我低声下气也很难赚到钱。”

    “所以,这次我打算把英国的资产出手以后,回国调整一番,以后这个地方,就再也不来了。”

    事实上,德里曼在经济危机前,终归还是赚了一点钱,但经济危机后,全赔了进去,这也彻底消弭了他的心气。

    坦博尔只能说道:“那我只能祝你好运了,以后,说不定你还能再东山再起,至少现在待在伦敦确实如履薄冰。”

    德里曼说道:“那我也祝你以后在英国的生意顺风顺水吧!这次离开,以后可能都很难再见面了,而且我早就想说了,英国的厨子是真没水平,他们这么多殖民地,难道连一本像样的菜谱都抢不到么!”

    临别时,德里曼自带幽默的贬低了一下英国的食物,至少在伦敦这几年,德里曼感觉自己瘦了不少。

    ……

    英国的经济危机爆发和美国经济有着密切联系,毕竟两个国家之间的联系太深。

    这种联系不仅仅是经济层面,还包括文化,历史,地理,人脉等等层面。

    文化上,美国和英国同源同种,所以英国人和美国人交流,或者到对方国家生活,投资,建厂,旅游……完全没有不适感,历史上,美国是曾经英国的殖民地,虽然美国早已经独立,但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地理上,两个国家只隔着大西洋,在这个海运为主的年代,贸易往来十分便利,人脉……

    因此,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英国人根本不可能幸免,一定会受到影响。

    而东非也有类似关系的国家,那就是德国和奥地利,如今德国和东非的经济危机还没有爆发,但是奥地利为主的奥匈帝国却在劫难逃。

    1929年10月27日。

    在继纽约和伦敦股市暴雷后,维也纳不负众望,再一次成为了欧洲大陆金融行业危机的风暴中心,领先巴黎,柏林,法兰克福等城市,首先受到经济危机的波及。

    从19世纪以来,维也纳就堪称欧洲经济危机的“先导”,就比如1873年经济危机,就是维也纳最先爆发,而维也纳之所以总是身先士卒的原因,就在于奥匈帝国经济的脆弱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