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海上回收! (第2/3页)
”
张星扬指着远处,仅仅是露出一点点浅绿色的岛礁说道。
实际上,如今国内首个大型绞吸船,已经在船台之上开工了。
虽然挖沙能力,相比较于后来的天鲸号,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已经迈出了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的道理就顺畅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张星扬会说出不到十年就能够看到大型绞吸船在南海上吹沙填海的原因。
几人继续在这个话题之上闲聊了片刻之后,船上响起了阵阵警报器的蜂鸣声。
提示着大家,火箭的发射即将开始。
这一次火箭发射,是一次很寻常的低轨道通信卫星的补充发射工作。
每年都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卫星,需要进行替换。
不仅仅是对寿命到头的卫星进行补充,更是对其中技术比较落后的卫星,进行升级。
一枚四手火箭,从文昌发射基地腾空而起,在接近两分钟之后,一级火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脱离了二级火箭,开始向着海上回收平台飞行。
海上飞行程序,和陆地飞行程序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姿态发动机,不停地调整着火箭的姿态,让火箭的轨迹,能够正确无误地飞到海上回收平台。
在这个过程之中,其实指挥船上的大家,能做的事情很少。
只有负责控制系统的秦明,在这个过程之中一直不停地监视着火箭着陆程序,并且对海上回收平台做着定位工作。
保证一级火箭,能够对准海上回收平台。
不过这个定位精度要求,相比较而言并不需要太高,达到分米级别就足够了。
火箭返回速度极快,众人肉眼已经能够看到尾部冒着蓝火的圆筒火箭。
靠近海上回收平台的时候,火箭的姿态调整发动机开始加大偏转角度,将火箭的姿势从水平倾斜调整为竖直状态。
即使是距离海面还有数百米的距离,但是依然能够看到倾斜着的火箭尾喷口喷出的高压高速燃气,在海面上吹起一阵阵半米多高的大浪。
负责海上回收平台,在几十秒后,受到海浪的波及,也开始轻微摇晃起来。
“平台倾斜度,目前保持在多少?”
张星扬看到外边的海上平台晃动起来之后,看着船舱内还在看着数据的秦明问道。
“0.008度到0.015度之间浮动!”秦明说出了一个数字,头也没回。
这个数字,还在大家的接受范围之内。
即使是按照最大值0.015度计算,回收平台长度90米,不过出现2厘米的浮动。
这对于海上平台,属于还能够接受的数据,毕竟它不可能达到一点点起伏都没有的程度。
张星扬的脑海之中,在得到角度数据时,就算出了这一点,自然也就放下了心。
火箭的自动控制程度,还在控制着火箭做着最后的姿态调整。
这时候,火箭已经来到了海上回收平台的上方,反推发动机半功率运转,将火箭的速度从每秒数十米,一点点地降到数米,又降低到近乎一秒一米的速度。
在一级火箭距离平台甲板还剩下数米的时候,一级火箭外侧的钢铁支腿“砰”的一下弹出。
这些支腿的强度都非常高,能够在一瞬间承担火箭自重和速度带来的冲击力。
当然支腿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产品,毕竟在承担巨大冲击之后,内部的结构会出现微小的裂纹。
多次使用之下,会出现支腿断裂的情况。
“咚!”
一声闷响之中,一级火箭狠狠地落在了海上回收平台的中央。
虽然和内部的圆圈,没有出现完全的重叠,但是大体上还是居中的程度,并没有出现落在一边的情况。
如果落在一边,其实海上回收平台是有一点侧翻风险的,因为即使是耗光了燃料的一级火箭也有数十吨重。
“火箭着陆成功!”
在场的众人看到火箭稳稳停在了海上回收平台之上后,发出了自己兴奋的声音。
大多数人,其实都做好了首次回收失败的准备。
火箭在海上降落的可选范围实在是太小了,姿态调整发动机稍微偏转百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