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月壤分析,不能种田? (第2/3页)
六分之一。
火星稍微好一些,但重力也只有五分之二。
大大减小的重力,无论是对日后将要登上月球和火星的航天员,还是对于各种设备来说,都是比较严峻的考验。
“基地这么快,就要建设完成了?”去年穿越千里大漠的日子,仿佛还在眼前,周璇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
虽然知道国内的建设速度这两年越来越快,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在你们完成月球车研发之前,肯定是能够建设完成。”
张星扬上手仔细研究了一下月球车的结构,一边说道。
“以后你估计要两边来回跑的日子,会越来越多,做好坐飞机坐到吐的准备吧。”
基地因为建设在隔壁深处,如果通过汽车来回往返,那么每次花费在路上的时间都很长。
所以,基地直接在旁边修建了一个简易的直升机场。
人员的流动,一般还是依靠直升机来进行。
周璇闻言内心有些无奈,不过也没什么办法。
“听说嫦娥一号,已经完成了数块预定地区的地质分析,是吗?”
周璇转移了一下话题,不再去想来回奔波这个令人伤心的事情。
嫦娥一号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就是绘制月表地形图并且对数个原先设定的地区进行地质分析。
为之后的月球着陆,做前期准备。
“目前已经完成了一部分,只剩下一小部分还没有完成。”
张星扬这个时候,也放下了手中的轮子,认真地说道:
“其实我个人,还是希望着陆在雨海盆地之中。”
周璇作为深空领域,尤其是月球研究领域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员。
自然明白张星扬所说这话的意思。
这还要从月球地质年代说起。
月球地质年代分为五个纪元,分别是前酒神、酒神纪、雨神纪、爱拉托逊纪、哥白尼纪。
上个世纪的众多月球计划,基本上都只是简单开展了一些月球地质调查任务,并没有深入探索。
雨海盆地的形成时期比较新,根据推测大多数应该是爱拉托逊纪的岩石。
这对于获得有关于月球近期历史最详实的实地资料,有着很大的助力。
另一方面,雨海之中还坐落着一个研究月球历史绕不过去的词眼-风暴洋克里普。
根据之前众多绕月卫星的分析仪勘察,这里的许多微量元素的含量都高出月球平均成分很多个数量级。
这不是一和二的差别,而是一和一千,乃至于一万的差别。
这块区域,在张星扬的眼中,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它牵扯到一件太阳系之中的大事。
未来的很多事情,都和这块元素异常区域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不过按照目前的时间,这件事最少还有一百年的时间。
暂时还不是太着急。
不过这一次,一定不能让鹰酱第一个对它完成勘察。
张星扬的脑子里,飞速转过很多内容。
不过在周璇的眼里,他只是眨了两下眼睛。
“这个区域,确实有比较大的研究价值。”周璇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之后说道。
“不论是对于月表的元素研究,还是月球历史研究,都有着很高的价值。”
月球方面的研究,实际上就两个大方向。
一个是对于月球元素的研究,比如月表各种矿物质的研究。
一个则是对于月球历史的探寻,比如探索月球的起源。
这两者都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到在过去的数十亿年之间,整个地月系统发生的事情。
所以,在这方面,周璇也是比较赞同张星扬的想法。
“话说,月壤能够种菜吗?”
就在张星扬思考的时候,周璇突发奇想地问道。
按照国人的习俗,走到哪里,都会尝试下种植蔬菜。
在地球上是如此,从干旱的撒哈拉到极地冰雪覆盖的南极,都能够看到国人进行各种尝试种植蔬菜。
“单纯月壤,是不行的。”
张星扬这时候也从百年之后的纷纷扰扰之中回过神来,正好听到周璇的问题顺口回答道。
这件事情,在未来其实国人做过非常多的尝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