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世界天眼里! (第3/3页)
南仁东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这里是他找了近十年才找到的好地方,无论是地理条件,还是电磁波条件,都十分适合建设“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甚至可以这么说,即使是再找十年的时间,南仁东也不觉得自己能够找到比这还要好的地方了。
“这里已经是我们能够找到最好的建设地点,如果想要未来的射电望远镜,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除了这里,我们的其他备选地点实际上都不是很理想。”
南仁东认真地向大家解释了一番,选择在这里的原因。
其实,从卫星地图上看,也能够发现这里真的是个十分理想的地点。
首先,它的地理位置就很好,东北距离平塘县城85公里,西南距离罗甸县城45公里,受到城市的电磁波影响很小,就有极为干净的电磁环境。
其次,大窝凼的地形也很适合建设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中间凹陷的区域可以很好的安置大型的射电望远镜。
控制球面方向的拉索装置,可以直接架设在四周围的山上。
“这下边,如果动工的话,应该要将水排干净吧?”
张星扬指了指下方的泥沼地说道。
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下边是一片片的小水潭。
“在动工之后,这下边都会被挖掉,然后打桩。”
一旁的土木工程专家,开始适时地给大家讲解建设的过程。
“其实工程的建设难度并不算是很大,最难的还是这里的环境。”
他一边说着,一边拍死了一只爬到自己手背上的虫子。
西南地区,从来多蚊虫。
这样恶劣的环境,即使是到了现如今的工业时代,也很难去进行改变。
“如果开工建设,那么要做好一定的防虫防痢疾的准备。”
“你们土木部分都算好的了,机电部分才难呢好吧!”
还没等他接着往下说,一旁负责项目机电部分的专家就说了起来。
“项目要求我们对30吨重的馈源舱,在140米的高空、206米的范围之内进行高精度控制。”
“甚至要求到了毫米级别!”
这样的庞然大物,这样的高精度,确实是难度很大。
张星扬忍不住在心中给他们点了一个赞。
“其实我们可以不用刚体支撑模式,而是采用柔索支撑的方式。”
张星扬在听了一会之后,发现他们似乎还没有考虑到他们在历史上采用的办法,于是出言提示到。
“张教授,仔细说说。”
张星扬仅仅是开了一个头,对面那人就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急忙说道。
“现如今的传统射电望远镜,都是将馈源舱和反射面采用相对固定的刚体支撑。”
“我们的大口径射电望远镜,显然没法采用这样的办法。”
“且不说这么大的东西,刚体支撑要多大的强度,就是转动起来,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们采用柔索,通过支撑塔,将它给撑起来,就没有那么多问题了。”
张星扬刚刚讲了大概的技术方向,对方就大声赞扬了起来:
“确实是个好办法,这样就连馈源舱的控制问题也能够一起解决!”
“依靠对拉索的控制,可以将馈源舱的控制精度大大提升!”
“张教授,不愧是力学专家,这么快就能够想到解决的办法。”
对方对着张星扬一顿彩虹屁。
不过张星扬也没有过多的谦虚,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说道:
“这本就是我应该做的。”
对方在张星扬将目光放到下方的水坑之中时,开始小声地和自己身边的人,讨论起这一个技术路线。
张星扬随手丢下去一块石子,过了几秒钟时间,石子砸破水面的声音才传上来。
“高度大概在一百二十米。”
张星扬在心里默默地想。
看着眼前的大坑,他忽然想起了两句老话:
“鲲之大,一锅炖不下!”
“唯有天眼,一锅能炖鲲!”
想着想着,张星扬笑了起来。
“张教授,笑什么呢?”
“没什么,我想到一些好笑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