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熔盐发电! (第3/3页)
绊。
“实际上,在这些光热发电站外围,我们还可以建立起不少的光伏发电厂。”
“在反射镜面和光伏板下,在早晚的热差之下,会凝结出不少的水珠,所以我们可以在这之下种植不少的农作物。”
张星扬所说的这一套模式,实际上在后世已经被证明是十分科学有效的。
在全世界范围之内,这样的技术也是十分少见的。
恐怕也只有几乎将种田刻画在基因之中的国人,才能够想要在这样的地方种田吧!
“在初期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套种一些牧草,然后进行青储养殖。”
光热发电站,因为设计上的问题,可能不适合放牧,只能够进行青储养殖。
但是实际上,在光伏太阳能发电站,是能够进行放牧的。
刚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这一代人,大多数父母辈都还是农民,自己也从小就干过不少的农活,或者放过羊。
所以在听着张星扬的描述之后,不少人都进入了遐想之中。
在这些电站建立起来之后,硕大的光伏板和镜面之下,是郁郁葱葱的玉米和牧草。
在光伏板下,一群群或是雪白、或是点缀着乌黑色的绵羊,慢慢悠悠地啃食着地上鲜嫩的青草。
“滩羊本身也是国内比较高端的食材,在这之后我们就可以扩大滩羊的养殖范围。”
张星扬继续讲述着戈壁未来的发展。
对于地质队之中的不少人来说,这样的场景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象过。
他们有些人也曾经思考过自己家乡未来的发展方向。
有人觉得这里没有什么著名的名胜古迹,也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风景。
大概是不会有什么发展的机会了。
但是在这时候,张星扬给了他们戈壁的另外一种发展方向。
成为国家的一个能源中心。
一座占地为850公顷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每年就能够发电超过10亿度,并且还可以兼顾一定的农牧业。
更别提,这个时候大家都还仅仅是嘴上说说的减少碳排放,每年也能够超过数十万吨。
而这一片戈壁上,能够进行光热发电的土地面积有多少呢?
最少也有数万平方公里的合适区域。
这时候,之前开车带张星扬他们过来的易云,突然插话道:
“这个光热电站的投入也不会很小吧?”
“大概要多长时间能收回成本啊?”
这个问题很实际。
如果不能够产生经济利益,那么这只不过是一个现代的奇观罢了。
“整座熔盐塔式发电站的投资,将会在十亿上下。”
“按照如今的光照测算出的发电量,这座电站每年最少可以发电12亿度计算。”
“年收益在四亿上下,扣除掉各种固定成本之后,净利润在一亿左右。”
张星扬缓缓地将自己之前计算的结果告诉大家,一边看着自己面前这些人一脸的不可置信。
“最多不过十年,这座电站就能够收回它的成本。”
以常人的视角来看,十年才收回成本似乎是一个挺漫长的时间。
但是,在发电领域,比这漫长的比比皆是,风电几乎全都要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够收回成本。
“十年啊!”
易云看向现如今还一无所有的戈壁滩,仿佛已经看到了这里在十年之后欣欣向荣的场景。
那时候,这里会有数不尽的高塔林立,上方是犹如蛟龙珠一样的光亮。
在戈壁表面的镜面下,微风吹过高高的玉米青纱帐和牧草。
偶尔还能够在光伏电站里,见到散养的羊群。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那就好了。”
傅队长在沉默了半天之后,也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当夜,众人在隔壁摊上围绕着煤油炉唱起了歌: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张星扬躺在睡袋上,看向纯净的夜空之中。
没有光污染的戈壁,满目繁星。
我们缘何能够攀上星空,不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群脚踏实地的人吗!
听着歌声,张星扬缓缓进入了梦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