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段反导,螺旋升天! (第3/3页)
在高超音速风洞方面的投入就达到了一百多亿。
这还不算和风洞配套的其他设施,以及火电厂的煤炭等等。
如果将所有的投入加起来,为了东风-17乘波体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国内最少花了两百亿的资金!
要知道这可是00年代的两百亿!
这个时候的一年财政收入不过才七千多亿,仅仅是为了这一项武器就花掉了它的百分之0.3,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要不是这里边的大头,高超音速风洞的建设资金,是依靠金融风暴的时候,从西方的量子基金嘴里抢出来的。
火箭研究院想要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样一项国之重器的研发。
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虽然火箭研究院现在一年的收入也能够达到数十亿,但是同样的,它也有成千上万的员工要养,不可能将几年的资金全部投入到这方面。
“即使是他们想要花钱建设高超音速风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激波风洞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想要产生能够测试十五倍音速左右导弹的速度,激波风洞几乎是这个时代的唯一选择。
其他的方式,不是难度太大,就是花费太多。
“即使退一万步讲,他们完成了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工作。”
“那最少也是好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这段时间,已经足够我们建立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了。”
张星扬有些无所谓的说道。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英文名National Missile Defence,简称NMD。
“你认为我们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应该怎么建设?”
老首长略带好奇地问道,他想要听一听张星扬这位专业人士的看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导弹防御系统的防御对象。”
“我们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主要还是防御敌对的弹道导弹。”
“其次就是,我们将在导弹的什么阶段进行反导。”
“是在导弹刚刚发射的初始段,还是大气层外飞行的中段,还是再入大气层之后的末端。”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中段反导的效果是最好的。”
“如果我们将建设导弹防御系统,最主要的就是建起来中段反导系统。”
“因为这一段飞行的时候,导弹的轨迹很稳定,比较容易被超算预测到。”
“最后就是导弹的防御方式。”
“刚刚也说了,导弹爆炸摧毁的方式,防御效果一般。”
“所以如果想要达到完全摧毁的效果,最好还是采用动能摧毁的方式。”
“采用高强度合金,依靠自身动能撞击,将来袭的导弹完全摧毁。”
随后张星扬向老首长描绘了一番,将来要建立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工作画面。
敌人的弹道导弹起飞之后,太空卫星上的侦查设备,首先检测到他们的导弹起飞。
随后将信息传输给24小时值班的信息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确定了敌人的攻击之后。
下达命令让反导导弹开机准备发射。
与此同时,指挥中心将侦查设备侦察到的数据,传输给超级计算机,对来袭导弹的运行轨迹进行计算。
因为普通的弹道导弹都不会采取国内特有的钱学森弹道,百分之七十的飞行段都在大气层之外,并且这一时期,飞行轨迹稳定,超级计算机能够轻易计算出导弹的飞行轨迹。
在分析出导弹的轨迹之后,将数据传到反导导弹的弹载计算机之中。
反导导弹接收数据之后,点火发射,升空。
因为反导导弹的射程往往是溢出的,所以导弹在升空的初期。
需要在天空之中,进行大角度螺旋,来消耗多余的燃料。
在天空之中,绘制出一幅十分怪异的图像,让人十分疑惑。
在螺旋完成,消耗了多余的燃料之后。
反导导弹开始加速,并且会攀上高度。
一直上升到和来袭的弹道导弹同样的大气层外高度。
并且在弹载计算机的指引之下,和来袭的弹道导弹直接相撞!
达到摧毁来袭弹道导弹的目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