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五章 空间晶体炉,宇宙观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五章 空间晶体炉,宇宙观测! (第3/3页)

  张星扬倒是更加乐观一些,最少他就有不少的主意。

    “按照路线不同,大概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就是想办法在轨道上建设一座大规模的轨道晶体生长炉集群。”

    “这条路线的难点,主要就是两个,一个是想要大规模生产,必然要建设一座规模庞大的空间站,这对我们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

    “另一个难点,则是想要维持这样庞大的太空造物,需要数量不少的航天员,在太空之中进行维护工作。”

    “这一点,对我们来说,也存在难度。”

    “所以这一条技术路线,想要走通,难度很大!”

    苏晓听到这里,心里也是凉了半截。

    “那我们只能等到几十年之后,才能够再大规模生产吗?”

    张星扬有些奇怪地看了眼苏晓,不知道她是怎么得出这样的结论。

    “不用几十年时间,走这条路最多十年就够了。”

    “当然,还有速度更快的办法。”

    “什么办法?”

    苏晓这个时候,也有些好奇到底有什么样的办法。

    “你也知道,微重力情况下的优势,主要是重力引起的浮力对流不再存在。”

    “那么我们想要得到和太空之中一样的生长效果,只需要从浮力对流入手就行了。”

    “比如,可以在生长溶液外加强磁场,减弱晶体生长时溶液之中的重力沉降和浮力对流。”

    听到张星扬所说的技术办法,苏晓眼前一亮。

    是啊,既然影响最大的是浮力对流。

    那么想办法,将它去除不就好了吗!

    其实,张星扬没有说这项技术的弊端。

    首先是强磁场将会减慢晶体成核,并且生产效率也变慢,阻碍结晶的过程,导致晶体的生长时间大大增加。

    其次是,强磁场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需要不少的高级设备。

    张星扬并没有将这些不好的地方说出来,因为他根本不想走这样的技术路线。

    他还是更看好太空生产基地的方案。

    就在张星扬和苏晓,在地面交流未来材料生产方式的时候。

    载人飞船,在太空之中不停地用推进舱上的发动机,维持自身的高度。

    轨道舱之中的太阳和宇宙天体高能辐射监测仪,开始展开了自身的工作。

    地球因为有着大气层的保护,来自宇宙空间之中的各种高能射线,大部分都会被大气层吸收。

    这也是地面的生物,能够健康成长的一大重要原因。

    但也正是如此,想要在地表对宇宙射线进行检测,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想要真正进行宇宙射线的检测工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测试设备带入太空之中,进行实地测试。

    宇宙天体高能辐射监测仪,不断地进行数据记录,将监测到的各种辐射的强度,记录在舱室之中的数据匣子之内。

    数据匣子采用了特殊的加强设计,让它能够在回收过程之中的极端条件之下,也能够保证内部的数据不丢失。

    神舟二号的在轨时间,远远超过神舟一号,达到了惊人的二十天。

    这主要还是归功于,鸿雁火箭的推力够大,载人飞船能够搭载更多的实验设备,推进舱的发动机能够携带更多的燃料。

    在更长时间内,维持飞船的轨道高度

    神舟二号相较于之前的神舟一号。多出了不少在轨实验的内容,并且神舟一号发射的时候,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能不能成功将飞船送到轨道之中。

    对于其他方面并不是特别重视。

    1月25日,经历了二十天在轨飞行,围绕着地球转动了324圈之后。

    返回舱化作一道流星,回到了阿木古朗草原之上。

    在将返回舱之内的模拟航天员、实验设备、各种种子回收完成之后。

    神舟二号的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

    接下来,载人航天将进入最重要的一个关卡。

    神舟三号,将会带着国内第一位航天员升入天空。

    完成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之中的第一步。

    求月票,求月票!!!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