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三五章 代郡新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三五章 代郡新政 (第2/3页)

。虽然国君为姬姓,是周王室的一个分支,但因为主体是由白狄部落组成,因此仍然被原诸国视为蛮夷之国,并多次和原诸国交战。

    在公元前652年春,鲜虞出击邢国,次年又征伐卫国,结果邢君出逃,卫君被杀,后来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联合宋、曹、邢、卫诸国的兵力挫败鲜虞,才将邢、卫两国从灭亡挽救回来。因此在春秋时期,鲜虞一直都被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

    而到了春秋后期,晋囯崛起,成为鲜虞族的主要敌人,双方展开了数十年的交战,晋国依靠自已强大的国家实力,逐渐灭掉了鼓、肥、仇由等鲜虞的外围属国,占得上风,但鲜虞族也不甘示弱,屡次反击晋国,公元前507年秋,鲜虞出兵晋国平,大败晋军,俘虏晋国勇士观虎,取得了一场大胜,并在公元前506年,鲜虞人在有险可守的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建国,因为人城有山,故定国名为“山”,这便是初期的山国。

    从此以后,山国开始见于史书之,并且开始介入到原列国的纷争来,但这时山国的最大敌人仍是晋国,因此山国参与的战争主要是联合其他的诸候国,和晋国交战。但由于晋国的国力雄厚,因此山国总是胜少败多,在公元前前457年,晋国派新稚穆伐山,直插山腹地,占领左人、人两城,山国受到致命的打击,一度被逼到了亡国的边缘。好在是不久以后晋国被赵魏韩三家所分,山国也得到了喘息之机。

    在公元前414年,山武公率领部落向东部平原迁徙,在顾(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新都。并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这时山国才算是成为正式的囯家,并溶入到华夏明。

    但在公元前410年,魏国派遣名将乐羊、吴起统帅军队征伐山,经过三年苦战,于公元前407年占领了山国,山国的残余退入太行山,这是山国第一次亡国。

    山国被灭后,山桓公继位,经过20余年的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于在公元前380年前后,趁着魏国候病故,国内局势不稳,又重新复兴了山国,而这一次定都在灵寿。

    复兴后的山国,正好位于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因此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但山桓公去世后,山成公即位,继承先祖遗风,并且继续学习原社会制度,发展国力,使国势得到进一步加强,赵国在公元前377年、376年曾两次进攻山国,均遭到山国的抵抗,没有成功。因此山国一度成为战国七雄之外的第八雄,并彻底接受了华夏化。而原诸国也都不敢再小视山囯,甚到还将山国拉到合纵来。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攻进燕国。山国见有机可乘,派相邦司马赒率军北攻燕国,夺取几十个城市,占领数百里的燕地,声威大振,此时为山国的鼎盛时期。

    但从此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