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诏回邯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五章 诏回邯郸 (第2/3页)

割线―――――――――分割线――――――――

    李牧到是没有骗施崇,现在高原确实不在赵军的番吾大营里。而是在井径大营。就在李牧接待施崇的时候,高原也正坐在井径大营的自己帐蓬里,挥笔书写。

    虽然这次击败秦军斩获极大,但李牧也十分清楚,以秦国雄厚的国力,这一次败场并不算什么, 只要秦国愿意,可以在三五个月之内,再起大军来进攻赵国,因此必须早做预防。

    不过在夺取了井径之后,赵国的局面也要比番吾一战之前要好得多,不仅防线也整体前移,回旋的余地也要大得多,而且井径、番吾两地也可以互相呼应,互相犄角,因此李牧也决定,将赵军指挥心移到井径大寨。下一次抵御秦军的战斗,就以井径大寨为主要的基地做战场。而高原、李瑛鸿等人己经先期移驻到井径大寨。

    这一次战役,高原组建的一千新骑军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由其是在最后一场追击桓齮的战斗,更是显示出远超过战车的战斗力。因此李牧也决定,将新骑军扩充到两千人。选拔新的骑兵,训练,以及编制装配等等,当然都是全部交给高原来付责。

    而且在这一次战役,这一千新骑军一共阵亡了一百三十三人,另有十二人受伤,暂时也失去了战斗能力,总计损失接近了两成。而且由于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落后,伤员的治愈率并不高,因此这一批伤员也很难全部伤愈归队,因此这一次新骑军的扩编实际人数要超过一千人。

    另外由于在这一战新骑军的战功赫赫,战后也受到了李牧的重赏,而且高原也将李牧的重赏全部分散给士兵,对阵亡和受伤的士兵进行了重恤,因此也对其他士兵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不少和高原交好的士兵,如前军营的王虎、王豹兄弟,也都纷纷都来找高原,要求加入新骑军。

    高原干脆制定下一些条件,对要求加入新骑军的士兵进行考核,达到标淮的才入选,这样一来公平合理,谁给说不出什么来。因此这一段时间里,一些想要加入新骑军的士兵也都纷纷按照高原制定的条件练习,争取能够通过考核入选。

    同时高原也和李瑛鸿、杜义、纪华等骑军将领一起,在认真的总结在这一次战斗,骑军战斗的得失,吸取经验,制定更为合理的骑军训练方式和战术。

    虽然高原知道战争发展的历史大势,也有不少骑军战术的理论知识,但毕竟缺乏实际的经验,因此这一战对于高原来说,其实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验,把实践和这些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也逐渐的摸索出了一整套骑军训练方式和战术。并且打算将自己总结出来的这些方法写出来。

    但写了几个字以后,高原这才发现,自已根本就用不惯这个时代的书写工具。

    老实说,过去高原写件报告,基本都是在电脑上完成,连钢笔都用得不多,而毛笔字仅限于上小学时写过几天,那时还都是写的大字,更别说写蝇头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