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恩仇 (第2/3页)
情愿地松开了手,退到子濪的身旁。
端煜麟与秦殇保持着安全的距离,开口问道:“秦殇……不,你应该不叫秦殇吧?说吧,你的真实身份。”
“我本姓冯……名子旸……淮朝安亲王是我的父亲;后主冯子晔,是我的族弟……”秦殇断断续续地开始讲述起他命途多舛的童年。
淮嘉康二年,时局动荡,割据大战一触即发。当时的安亲王似乎已经预感到冯氏王朝即将陨落,他看着当时只有十二岁的冯子旸深感挫败。冯子旸是家中独苗,为了保护他不受庙堂污浊所染,六岁时便被安亲王送去华阴山拜师学艺。六年后一归家便要面对这破败的时局,这叫做父亲的于心何忍?
在剑拔弩张的情势下,唯有秦明的府上一片安然。秦明此人,德高望重,无论是在皇室还是在平民之中都十分具有威信。秦家与冯氏和端氏的关系都十分要好,因此,在秦明保持中立的状态下,无论是保皇派还是造反派,都对他敬重有加、不敢侵扰。秦府也成为了这乱世间难得的净土。
巧在安亲王早年对秦明有救命之恩,二人私交甚笃。于是,安亲王便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将冯子旸送到秦府暂住。战乱一起,也唯有秦明能护他周全。
秦明的长子秦殇,与冯子旸同岁。只不过秦殇自幼体弱多病,长年卧床的他甚至不曾为外人所见,除了与他青梅竹马的端珞。少有朋友的秦殇非常欢迎冯子旸的做客,并将端珞介绍给子旸认识,毕竟同龄人在一起总能找出些共同语言来。见孩子们相处甚欢,秦明便答应留下子旸,待时局平稳再接回安亲王府。
很快,战争开始了。五年的割据最终以端氏一族的胜利告终,成王败寇,等待冯氏王族的必然是抄家灭门的惨剧收场。而安亲王一家亦列在死亡名单之上。
安亲王府上下一百三十一人,三十八人斩首示众,余下的或没为官奴或刺配边疆。就连安亲王当时还不满周岁的小女儿也未能幸免。子旸连面都来不及见上一回的幼妹,就这样牺牲在了成年人的“杀戮游戏”中。
从此子旸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他沉浸痛苦最需要人陪伴的时候,好友秦殇也因病撒手人寰。秦明为保冯氏血脉,毅然将秦殇与子旸的身份互换,并恳求端珞保守秘密。时值情窦初开的少女早已对子旸暗生情愫,为了心爱之人还有什么不应之理?就这样,秦明的一招偷天换日,改变了冯子旸的人生。
“难怪当年先皇清点犯人时发现少了一人,后来却在乱葬岗找到了刻有‘旸’字玉佩的少年尸体。原来你没有死,那具尸体其实就是真正的秦殇吧?”将自己亲生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那种地方,只是为了保住故人之子,秦明果真是知恩图报、有情有义之士。
“所有的事情……你都知道了,我只求你……放过秦傅。我所做的一切……他都一概……不知情。让她……杀了我吧。我不想……死在你的手里!”秦殇费力地抬手一指子濪,之后便再也没力气出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