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合奏 (第2/3页)
妃嫔所有人。这里的花厅结构奇特——在整个花厅的正中央用青石修筑了一片四四方方的戏台;围绕戏台四周挖出一道三尺宽的浅渠;渠中注满从后花园池塘里引来的池水;水面上漂浮着白色和紫色的重瓣睡莲。
众人围戏台南北而坐,由于戏台子起到了隔断的作用,因而男宾与女宾之间未再设屏障。遥遥相对的两方席阵,彼此之间看得也不甚清楚,通常都会将注意力集中到戏台之上。既如此,戏台之上自然不能空空如也。不一会儿,由陆汶笙和沈忠预先准备好精彩表演便逐一登场。
在一出精妙绝伦的歌舞之后,陆府的下人抬着两扇大屏风摆上了戏台,正好将观众的视线阻挡在外。大伙儿都十分好奇,这接下来又该是什么神秘的节目上演了?
端煜麟饶有兴味地盯着台上的缀有花开富贵图案的苏绣屏风,只见屏风后面影影绰绰的三个人影登上台来。两高一矮,矮的那个看上去似乎是个稚童。
不待众人猜测这三者究竟何人,一段优美的旋律响起。三个人、三种乐器——琵琶、七弦琴和箜篌,合奏得天衣无缝,不禁令闻者如痴如醉。
古琴音起调,初时似“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出自 唐·韩愈《听颖师弹琴》]”;琵琶配合着古琴嘈切错弹,那珠落玉盘之声在幽幽中凸显出灵动;箜篌之音比之古琴、琵琶尚显稚嫩,虽弹不出大家“江娥啼竹**愁[ 出自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的情韵,但若假以时日,必能引得“露脚斜飞湿寒兔[ 同上]”。
随后调韵一转,琴弦铮铮“划然变轩昂[ 出自《听颖师弹琴》]”堪现“勇士赴敌场[ 同上]”的恢宏之气;琵琶亦不甘落后,四弦重拨似银瓶乍破。这声音传入耳际,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一幕惨烈而又瑰丽的画面——水浆如血迸溅在嗡鸣的铁骑刀枪之上;箜篌发出“昆山玉碎凤凰叫[ 出自《李凭箜篌引》]”之响势要在意境上极力追赶,为前面的磅礴之音增添了些许清脆……
一曲终了,四座皆静。片刻之后,掌声雷鸣。
“太美妙了!陆爱卿,你是从哪里请来的乐师,竟能将三种乐器配合得这样好?这般默契,没个三五年的磨合怕是不成。如果朕没看错的话,弹箜篌的乐师恐怕还是个孩子,真是了不得啊!”端煜麟对表演者大加赞赏。
“皇上过誉了。不过有一点皇上说对了,她们三人之所以能合作无间,的确是因为从小便在一起学习演奏的缘故。”陆汶笙对此次的表演也甚为满意。
“快将几位乐师请出来,朕有赏赐。”端煜麟对年纪最小的乐师十分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小神童才能演奏出如此高水平的音乐?
陆汶笙一击掌,下人立刻撤去了屏风。失去遮挡的戏台上,显露出三名“乐师”的庐山真面目。
一双窈窕娇姝,形貌相似,气韵不同——桃茜温婉、长眉入鬓的是大姐陆晼贞;鲜衣如枫、红梅映额的是二姐陆晼晴。一童孑立欣然,玲珑乖巧,玉雪可爱,则陆家小妹晼晚是也。
好个三姐妹齐奏和鸣!端煜麟心中不禁为陆汶笙的创意叫绝。他的眼神首先落在了容色最为出众的陆晼晴身上,只见此女腰杆挺直、目不斜视,巾帼飒爽之气扑面而来!美则美矣,却少了些许女子柔媚之感。
如果端煜麟还是个弱冠之年的小伙子,那他定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