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手足之情 (第3/3页)
”
众人听了,心中都吃惊,但谁也不吱声。
安西范家,是本地第一世族。论起来,安西王的霍家还是没有根基的“外来户”。所以,老王爷霍震霆后来再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范家之女。
范家子弟也争气。范正的父亲范泽西是有名的“屯田制”的制定和实施者,一下子帮当时占据安西府不久的老王爷解决了后备之忧。
范正是范家子弟中其中最为有名的,十三岁就游历天下,号称“大魏第一杰”。他本不愿接替父亲再为相:“两代为相,难免会有权力归属之困。”
老王爷大笑:“就凭这句话,当得起左相一职。”
范正哪里肯,老王爷三下范府,起誓保证范家子弟决不会再任安西府的要职,范正才出山。
一出山,就把自己的大儿子范增古送进了少年营,告诉安西王:“决不能让他再任文职了。连武职的级别也不能太高了,免得安西府出祸端。”
这样的人!
其实还有一些事情,是柳景灏这些人绝对不知道的。
左相范正经常劝谏:
“安西府已不宜再扩大疆土了,疆域过大,兵力不足,迟早会出问题。王爷应把重心放在内政的治理上。”
“应吸取大魏的教训,将权力集中在西都的手中。”
言下之意凿凿,可安西王很是犹豫。
“此事宜早不宜迟。大魏毕竟还是外姓王,而安西府,都是霍姓,可借故直接上位。”范正再三讲明利弊,相劝安西王。
安西王就是推三阻四,要不装聋弄哑。最后总算说了:
“此事要寻机而作,孤留意就是了。”
范正急了,话语间未免时常刺激了些。
此时,安西王霍真面对着他的指责还能怎样?只得装没听见。
他深知范正的心思。否则像范正这样的人,会主动去少年营授课?
少年营的那批只知舞刀弄棒的少年,包括他们的老子爹,最感兴趣的也是怎样开拓疆土,沙场取胜,怎么会在范正的眼里?
安西王霍真知道范正发飙的真正意思。也知范正是真急了。
他笑着安慰这已按捺不住的左相:“孤是怕纵容了孩子。小时吃些苦,未尝就不是好事。”
但还是给了左相范正面子。安西王派人到了世子营,快速盖了一座小厨房,专为兄弟俩使用。
六岁的孩子怎么知道这些事情?只知道饭菜都跟以前的那些冷冰冰的完全不同了:一盘盘冒着热气,扣准了时间上,都尽着他的口味做了。
他人小,心肠很柔软。扒着饭,心中是感激的。
灯光下,他的大哥帮他夹着菜,细细的剔着鱼刺,将鱼背上的肉不断的夹给他:“都得吃掉,这样才会长力气。”
经历了人生最大的变故,那人其实已懂事了很多:“大哥,对昭智真好!”
世子霍昭武眯起了一双凤眼:“那昭智听不听大哥的话?”
“听!”那人毫不犹豫,扑闪着一双清澈的眼连连点头。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