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天底下还有他们倒不了的斗? (第2/3页)
。
两者的有区别,实际上却是相辅相成的。
《隐龙经》侧重于讲解龙脉分布、干龙和枝龙的区别、龙脉的特点、及如何寻找到龙穴的法门。
而《擎龙经》则延续《隐龙经》的内容,讲述找到宝地风水穴地后,如何运用穴地助运旺财的方法。
可以说白老爷子这几天被他们几个伺候的确实舒坦,家学是毫无保留的全都传授了过去。
白璐这段时间也跟着林逸他们一起学习。
她也是第一次接触家学,加上她本身对这些内容非常感兴趣,学得也很快,让白老爷子倍感欣慰。
三天过后,罗老头那边传来消息:
南派四脉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没有异议,同意让巴蜀“袍哥会”的总舵把子来担任本次比试的见证人。
而且,他们也定下了输赢的评判标准:找到张献忠的“八大王墓”只是比试的开始。
真正评判输赢的依据,是找到张献忠“大西朝大顺皇帝御宝”,也就是他称帝之后使用的金印。
听到这个消息,钱升瞬间来了精神。
“这封家人果然识货!
当初,“江口沉银”被国家队打捞上来的时候,清理出两方金印。
一方“蜀世子宝印”,印台边长10厘米,厚3厘米,印台形状呈方形,龟形印钮,印面铸有“蜀世子宝”4个字。
这是大明蜀王世子的印信,当年是被张献忠抢了过去占为己有,并且切成四块,当做金料收起来的。
另一方印章,就是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上为虎钮,下为印章,印章上刻有“永昌大元帅印,癸未年仲冬吉日造”的字样。
这方印章是张献忠本人使用的印信,但是,这绝不是他称帝之后使用的宝玺。
‘八大王’张献忠称帝时使用的印信,至今下落不明。”
“那也就是说,这方印章究竟是在‘江口沉银’遗址还是在青峰山‘八大王墓’中,还没有个准确的定论?”
白璐反问道。
钱升略加思索之后,点了点头。
“应该就是这么个意思。”
“那这不等于大海捞针一样?是不是啊,哥几个?”
“没错,这也是这次比试的关键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