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9 诚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39 诚心 (第2/3页)

上皇只顾追问佛光之事,根本不提去找儿子,气得眼前一阵阵发黑,差点又晕倒过去,只凭着一腔为慈母之心死死撑着,命去叫国师来。

    大萧的国师是个俊美修长、头发乌黑的年轻人,十八年前,他就是以这样一副年轻人的模样出现在羊太后面前,送出了清心石和佛珠,让羊太后将宝幢交给自己带往神农山,以避祸保命。

    他在带宝幢走之前,曾郑重叮嘱过羊太后,在宝幢治好病回京前,不可遣人看视。

    在宝幢十四岁时,当时还未嫁给萧训的太子妃前往神农山照顾病危的宝幢。

    国师就此离开,再也未回过神农山,不知所踪。

    直到宝幢回京后,太上皇多方打听,才终于寻到了他,请他回了京,只羊太后却从未见过。

    十八年后,他再次出现在羊太后面前时,依旧是十八年前那副俊美少年郎的模样,神色冷淡地向羊太后行礼。

    羊太后见他这么多年来,竟是一点都不见老,顿时燃起了希望,焦声问起宝幢是不是真的被佛祖接走了,又还会不会回来。

    国师沉默许久,合十行礼,“太后,心诚则灵”。

    羊太后的眼泪刷地就掉了下来,“好好,我一定诚心求菩萨,一定诚心!”

    皇帝只有两个儿子,小的那个才刚学会走路,他是不会为小七严惩太子的,多半会随便找个由头叫太子闭门思过,她不为小七打算,小七又能依靠谁去?

    很快,太上皇也追了来,问的也是同样的问题,国师也只给了他四个字“心诚则灵”。

    太上皇若有所悟,亲自与羊太后前往大相国寺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场。

    四十九天后,太上皇和羊太后念完最后一段经文,睁开眼睛,却没有看到他们想要看到的人。

    羊太后朝虞信伸出手,哽咽问道,“虞大人,是不是上皇和本宫的诚心还不够?”

    因为薛宝宝也一起“被佛祖接走了”,羊太后坚持将虞信和薛太太、薛蟠、甄英莲、林黛玉也带在身边,令他们也随着她和太上皇一起诵经,以求得薛宝宝回来。

    薛宝宝回来了,她的宝幢自然也会回来。

    虞信忙起身去扶羊太后,“娘娘,不如请国师来问一问,具体要如何做才能算得诚心足够?”

    羊太后摇头,“国师不肯说的”。

    虞信只好沉默,太上皇突然开口,“或许,光是拜佛还不够,总也要做些别的才好”。

    不处置得罪佛祖的人又岂能叫心诚?

    虞信扶着羊太后的手紧了紧,羊太后恍然惊醒,赶在太上皇开口前道,“上皇,臣妾立即令羊家举族回江西老家,三代内,子孙后代皆不得入京”。

    太上皇显然并不满意这个结果,但到底还是给了老妻几分薄面,没有反驳她,沉声道,“不肖子孙萧训剥去太子之位,于羊府终身监禁。

    其勾结楚庭郡守私自通关,追杀锦衣卫指挥使与小七一案交由大理寺审理,羊锦平,秋后问斩”。

    却是要将萧训的罪行落到明处了。

    羊太后哆嗦着叫了声上皇,太上皇皱眉,“怎么?太后觉得朕罚得重了?

    如萧训这般不肖子孙,为一己私利敢代天行事,乃至起歹心追杀当朝大员,追杀嫡亲皇叔,这般不敬君父、不记血亲之人,又如何当得国之储君?”

    羊太后劝道,“臣妾又如何不知,只,只皇上就这一滴骨血,他又还年少,就算犯再大的错,好好教就是,又岂能轻言废太子,动摇国本?”

    太上皇不悦甩手,“女子不得干政,太后,你逾越了”。

    羊太后跪了下去,哭道,“上皇,太子是上皇的孙子,小七是上皇的儿子,上皇这般免不得叫天下人议论上皇偏爱儿子,忘了孙子!

    退一步说,就算上皇起了废太子之心,也要先同皇上商议,如今这天下毕竟是皇上为主,上皇这般越过皇上废太子,又将皇上置于何地?”

    短短一席话精准踩中了太上皇最大的痛脚,太上皇额头青筋暴起,垂眼死死盯向哭倒在地的老妻,忍了又忍,到底还是没有发作,只冷声下令道,“来人,拟圣旨!”

    他话音刚落,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