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零七章 朱元璋驾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百零七章 朱元璋驾崩 (第3/3页)

商人们的说法,帖木儿汗国非常的强大,至少有几十万的军队,并且还是骑兵居多,是大明最强大的对手,没有之一,并且这支军队,已经开始返回东方,下一步就是我们。”

    “他们的军队常年作战,作战经验丰富,并且搜刮了大量的各地匠户,不但有火器,还有许多的攻城器械,乃至战争服务的各色工具。”

    “帖木儿汗国,是围绕战争的军事体系,最大程度的发挥武力。”

    “前宋亡天下时,有十万百姓主动殉国。”

    “那么大明亡天下时,又有多少百姓主动殉国呢。”

    “为什么百姓一定要殉国?所以大明一定要打胜仗,对外的战争中,不允许失败。”

    “全天下的百姓们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团结一致,合力抗敌!”

    “守卫家国,人人有责,保护我们的国家。”

    “凭什么!”

    京城国子监。

    一名学生站在高处,歇斯底里的大喊,“凭什么他们要来掠夺我们,凭什么他们自己生产落后,自己的责任,却非要来掠夺我们。”

    “我们对他们做了什么?什么也没有做!”

    “凭什么!”

    “消灭他!”

    “消灭它!”

    周围的学生越来越多的涌来,高举双手呐喊。

    “谁说好人就一定要被欺负?”

    “我们不做老好人,谁欺负我们,我们就十倍百倍的还击,让他们再也不敢欺负我们!”

    人群中,另外一名学生激动的爬上去,高声的大喊。

    “消灭所有敌人!”

    “保卫中华文明!”

    国子们是天下间最骄傲的群体。

    读书最受人尊重。

    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深入人心,没有一个人质疑。

    大明的国子监。

    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自然也就是天下最骄傲的人。

    因为他们正当少年。

    意气风发。

    四年级的国子们,大多数已经离开了国子监,提前进入了社会,如今纷纷返还学校。

    这些青年领着学弟们,走出了校门,一个晚上,他们多年来参与社会活动的经验,自己制作了大批的横幅和工具。

    并且制定了完整的方案。

    每名国子穿着学士服。

    早上。

    太阳升起的时候。

    第一只队伍就出现在了街头。

    金州。

    “呜~”

    大轮船运送了大批的粮食,木材抵达天津的码头,从天津码头的铁道,直接出发运送到哈密城,跨越数千里只遥远。

    各地的军工企业收到了紧急通知。

    班头们严肃的告诉工人们,最近发生的事情,准备为接下来的通知留下余地。

    此时。

    从京城的学生活动开始,最先响应的是北平国子监,然后是浙江国子监和广东国子监。

    国子监是天下最高学府。

    国子监的行为,让天下府学州学县学的教谕们学习,各地的学生们也学着国子监的师兄们,才一个月的时间,这场活动越演越烈。

    “班头不用说,这个时候,谁还不懂事,谁就没有良知!”

    工人主动说道。

    各工厂开始加班加点,工人们勤奋的生产,产量急速上升,制作了一箱又一箱的军事物资。

    大明洪武三十六春。

    大明犹如一部机器,自发的开动了起来,朝廷并没有下达旨意,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社会主动的往这个方向奔腾。

    从报纸到人们的谈论。

    所有的话题,基本上都是战争,人们支持战争。

    “我们是正义的战争!”

    报纸上的头版,只有简短的几个大字。

    如此非同寻常的事情,让老百姓们越发的激动,“嘿,报纸说的越短,事情越大!”

    看着北平的报纸。

    高丽柳以全傻眼了。

    这些时日从来没见过的景象,看得他内心胆寒。

    大明。

    还是他印象中给人温和的大明吗。

    以往让人并不畏惧的上国,一夜之间变得狰狞恐怖,让人不敢对抗,甚至连丝毫的念头都不敢有。

    “告诉南王,绝对不能违抗大明。”

    “我们错了。”

    “不用抱着旧有的观念。”

    “现在的时刻,不再是好时机了,相反,越是现在这样,越是不能触发大明的逆鳞!”

    “快。”

    “快去见南王!”

    高丽柳疯了一样的催促人们回国,生怕回去晚了一天,南王已经举旗行事,让人悔之晚矣。

    ——

    外界的热血,并无法改变皇宫的寒意。

    老人突然醒了。

    人们措手不及,纷纷上前,露出欣喜的眼神,朱棣还以为父皇好了起来。

    “父皇,喝点粥吧,您已经三日未进食了。”

    朱棣开口说道。

    只要能吃饭,说明就好了,双眼里满是期盼。

    朱元璋仿佛不认识周围,打量了一圈,最后才盯着朱棣,看着朱元璋的模样,人们升起瘆人的感觉,忍不住起了鸡皮疙瘩。

    朱棣也被盯的有些忐忑,正要询问大夫的时候。

    朱元璋开口了。

    “老四。”

    “儿臣在。”

    “大明的江山社稷,今日交付给你。”

    “不要忘了让百姓们家给人足、斯民小康,也不要忘了,读书人是最坏的,大户们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利益,绝对不会在乎百姓们的利益。”

    “百姓稳,国家就稳。”

    “百姓最恨的是贪官,对于贪官,绝对不能手软,发现一个就杀一个。”

    朱棣看着滔滔不绝的父皇,想着父亲才大病初愈,正要开口劝阻,希望父亲歇息会,等病好了再说。

    旁观者清。

    周围的人们露出了哀痛的神情,大夫也做好了准备,史官记下了一切,包括圣人亲口说道,把国家交付太子。

    “噹!”

    “噹!”

    “噹!”

    皇城。

    钟声响了。

    整个老城区都听到了皇城方向的钟声。

    “一声,两声,三声.”

    有的百姓内心数着数着,突然溃不成声,哭泣了起来。

    还有的读书人跑上了街道,满脸的哀荣。

    钟声敲响了四十五下。

    告诉全天下,大明皇帝驾崩。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