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六十六章 国子监的物理和化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五百六十六章 国子监的物理和化学 (第1/3页)

    京城。

    成贤街。

    经过了翻修,直道扩张了两倍,中间铺设了两条铁轨,并在广场上修建了喷泉。

    高大的钟头,琉璃的瓦檐,磅礴大气。

    节后。

    国子们从大明各地回到了学校,穿着士子服,三五成群的行走在街道上。

    两边的商铺又迎来了旺季。

    从巷子里走出来一队巡检丁差,全副武装,身上身后的军中烙印,可以判断出他们是军中退役下来的。

    读过书,通过考核,综合素质高,工钱稳定,权利不大,在大明最高的学府区,哪怕是巡检丁差也满脸的温和。

    成贤街的大街坊牌坊,改成了水泥修建的柱子,刷了鲜艳的油漆,大红柱子。

    “叮铃铃。”

    公车经过了街头牌坊,驶入了成贤大街。

    经过直道和商铺,广场,抵达了集贤门,里面有成荫的树林,一片片的建筑群。

    小湖与拱桥,国子监内部的公共马车。

    国学胡同。

    学子们吃着各色的小吃,畅快的闲谈,交流着自己带来的信息,摊上的小贩露出尊敬的眼神。

    “变化真大啊。”

    办公楼。

    祭酒公房,赵胜被祭酒招来,通过玻璃的窗户,眺望极美的学府,忍不住感叹道。

    “国子监的监生,有四千多名学子,压力也很大。”

    董德章笑道。

    大明的国子监,监生最高的时候,达到上万人的规模,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学府。

    京城国子监本来是唯一的,可是北平国子监的竞争下,大量的读书人选择了北平。

    因为北平国子监的改革,要比京城国子监提前了好些年,更加的完善和先进。

    同样是为了政治前途,不少的读书人选择了北平,而不是京城,导致京城国子监的监生下滑到了四千余。

    “京城始终是京城,近水楼台先得月,我相信不要了多少年,京城的国子监会恢复原来的规模的。”

    赵胜笑道。

    董德章忍不住想,那时候又关自己什么事呢,后来者的功劳,正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他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提升京城国子监的水平,这才是他的利益最大化。

    “经过长期的深思熟虑,我仍然希望你担任司业,不再负责教学,全力负责京城国子监的发展。”

    董德章期盼的说道。

    博士有自己的项目小组,担任教师的是教谕,教谕下有直讲帮忙授课。

    博士偶尔授课,但并不是常态。

    国子监的管理层,则是司业、监丞,以及负责国子监的祭酒。

    赵胜并不是博士,他在京城国子监担任教谕,因为他有太多的职位,并没有全部精力留在国子监内。

    董德章希望能留住赵胜。

    放下教谕的职位,成为国子监的司业,负责起国子监整个改革的任务,精力偏重于国子监,而不是调研司。

    术有专攻。

    赵胜的资历,让董德章深信,只有此人才具备几年内,把京城国子监改革超过北平国子监。

    北平国子监有完善的一套教育体系,从孩童到大学,这是北平行省的优势。

    那么京城国子监的优势,则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