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二十八章 圣人老糊涂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二十八章 圣人老糊涂了 (第2/3页)

主?以后靠着佃户过上好日子。”有人乐的合不拢嘴。

    吏员笑着摇了摇头。

    大片井制度可不是为了让军户们成为人上人的,他去北平培训过,深知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自己的孩子,除了有天赋的,哪家大人不期盼他去读书做官呢,不过咱们有自知之明,这样的孩子太少了。”

    “我们军户的孩子,不需要读那么多书,读个几年社学,认得字,懂得道理,能算数,知道什么叫国家大义,已经足够成才。”

    “北平那边的军户,一百亩地都是自家种,田多了,地也广了,买的起农机,养得起牲畜。”

    “他们的孩子,一边读书,一边劳动,还会继承家业,学的一身本事,骑马射箭用火器,是每天的日常。”

    ……

    “良家子。”

    百户知道的更多,心中想到了一个词。

    汉朝的强大。

    就是六郡的良家子构成的。

    一汉敌五胡。

    城市的人口可不是好兵源,只有良家子才是真正的好兵源。

    按照北平的片井制度成长起来的良家子,百户已经想不出未来会有多么强悍。

    家庭富裕,能文能武,更有家传的兵事本领,养出来的都是拿得出手的人才。

    这样的兵源,只要训练几个月,磨合一番后,拉出来就是无所不能的精兵。

    可是百户有个疑问,终于好奇的问道:“一户人家不靠佃户,自己能种一百亩地?”

    “有农机呀。”

    吏员见过北平的大片井制度,笑着解释有那些农机,靠着农机的帮助,人的耕种能力大大的提高。

    “虽然在深耕细作上有些浪费,但也减轻了耕地的负担。”

    “一百亩田不是全部用来种地,有了大量的荒地,养马和牲畜不再是额外的负担。”

    吏员描绘的未来,让每个军户眼神里都在发光。

    种地的汉子还怕吃苦?

    祖传的基因,就没有怕吃苦的。

    他们怕的是饿肚子。

    只要日子有奔头,敢叫山河换日月,能与老天做奋斗,用一把锄头可以让世界大变样。

    ……

    应天府的人口密集,随着军户的政改,逐渐向外传播。

    十几名巡检丁差,在巡检官的带领下,包围了大院子,里面的人不给开门。

    巡检官手里拿着短铳,其余的巡检丁差们也纷纷拿出武器。

    从军中退役下来的巡检官,并不把院子里的人们放在眼里,威胁的说道。

    “主动跟我们走,只追究当事人,其余人只要参与抵抗的,违背了大明律,全部受到牵连。”

    “周大官人,你要想清楚,是否要牵连自己的孩子们。”

    院子里的老者浑身颤抖。

    “爹,咱们不怕他们。”老者的儿子宽慰道,不过十几名巡检丁差而已。

    他家的大伯在朝中做官,巡检官算什么东西。

    “头。”

    一名巡检丁差上前露出担忧,“看样子他们不会乖乖束手就擒,咱们兄弟少。”

    话未说完,巡检官瞪了眼。

    巡检丁差不敢再劝。

    巡检官刚从战场上退役,不想回去搬援兵,认为自己十几个人能拿下对方。

    就算有伤亡又算什么,对方都不怕,他岂是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