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七章 金州的西方文明之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百六十七章 金州的西方文明之光 (第1/3页)

    山东登州,莱州二处的码头。

    有许多的“流民”。

    他们的脸上,竟然有笑容,好些人聚在一起,指手画脚的谈论着什么。

    这里的船只不多,比起天津络绎不绝的大小船只,显得要安静不少。

    “是真的。”

    “去了林场只要工作满两年以上,娶不到婆娘的,那边就发婆娘。”有名汉子信誓旦旦的说道。

    旁边的人们露出不敢信,又不想不信的神情。

    天下还有如此美事?

    又给田又给婆娘?

    怎么听都觉得是骗子。

    可越来越多的人作证,好多的人都是这么说的,那些迟疑不信的人们,心中难免动摇了。

    因为这个诱惑太大太大。

    随着金州这些年吸收过去的人越来越多,传播回来的消息也跟着多了起来。

    金州。

    不光是让人吃饱饭的地方,还是给人发婆娘的地方。

    面对这种诱惑,哪个百姓经得起考验。

    所以在山东的登州和莱州,靠着人口运输,竟然有了十几艘专门从事这项生意的船老大。

    “快跑。”

    “差人来了。”

    有人吼道。

    在海滩上的无名地,聚集起来的上百人,被几名公差吓跑了。

    面对一哄而散的人影,几名公差也没有追。

    追也无用。

    他们才几个人。

    在乡村里他们可以趾高气昂,因为人家的家业在那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但是这里都是外来人员,属于流民。

    几名公差可不敢乱来,真要是不留神,被人从后面敲闷棍,除了自认倒霉没有别的方法。

    上面的交代,几名公差又不敢不出动,逐渐形成了形式主义。

    上面发火了,他们就抓几名流民回去交差。

    上面没有动静了,他们也就做做样子。

    公差逛了一圈,然后离开了此地。

    没有一会儿。

    那些刚才跑的无影无踪的流民们,又重新聚了回来。

    “黑牛,你二叔捎回来的信,信上说的是真的吧。”十几名汉子聚在一起。

    有人再一次的问道。

    “从出村就问起,问了一路,都已经到了这里,你还在问。”一名后生烦躁的说道。

    那人咧着嘴傻笑。

    金州从内地调动过去的五千六百户军户,以及这些年招募的工人,和内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金州的事迹和好处,就是通过这些人传播出去。

    跟后世闯关东一个道理。

    清朝屠光了辽东几百万的汉人,把东北围了起来,几百年下来成为了无人的熟地。

    当清末统治力下滑的时候,那些内地没有土地的百姓们,逐渐去往了辽东。

    靠着口口相传,短短几十年,东三省从几十万的人口达到了三千万人口。

    汉人的足迹再一次回到了东三省,回到了他们的土地。

    现在的金州也是如此。

    这里很早就是汉人开发的城池,可是经过辽金元,北方的汉人都急剧下降,辽东的汉人更是了无踪迹。

    现在金州成为了宝地,阻挡不了人们的脚步。

    工业化社会。

    把人口集中到城市,让乡村人口变少。

    这样更多的人可以挣到更多的钱。

    而乡村人口减少,那么人均耕地面积就增加了,他们的收获变得更多,收入也就提高了起来。

    而人口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