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九、太后崩逝 (第2/3页)
太后做嫔妃的时候,一直十分谨慎*,怎么做了太后倒是愈发糊涂了!你就算真偏爱小儿子,就算为了小儿子,你也该对你大儿子好点!!如今你对大儿子发泄的火气,早晚有一日你大儿子会加倍发泄在你小儿子头上!
太后注定没能闹腾太久,直到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二日皇太后病重,陷入了彻底的昏迷中。
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深夜丑时,仁寿皇太后崩。(仁寿二字是雍正拟给乌雅氏的徽号)
宜萱是在翌日的早晨,才听到了宫中鸣响的丧钟,于是忙穿上多日前便准备好的孝服,忙乘坐和硕公主品级的金顶朱轮车往紫禁城而去。
太后的薨逝,也带走了汗阿玛对她最后的一丝亲情。汗阿玛于苍震门内设倚庐缟素居丧,倚木为庐,以草苫盖之,其实也就是草棚,做足了孝子派头。宜萱看在眼里,深刻明白,汗阿玛做着一切并非出自心声,只不过想用太后的死,为自己拉回名声,更是为了消弭之前的流言蜚语!——一切不过是为了政治考量罢了!不含有一丝亲情。
雍正元年五月二十六日恭移皇太后梓宫,安奉在寿皇殿。
六月二十日,四后同祔圣祖庙,尊谥并加“仁”字。四后便是指圣祖康熙皇帝的四任皇后,即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原配)、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继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恭——这个字是拟定给仁寿皇太后的谥号。全称是“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而这个字,明显不及前几位皇后的谥号。
雍正帝以此为例,谕旨:“恭惟孝诚仁皇后元配,宸极,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继位中宫。孝恭仁皇后诞育朕躬,母仪天下。按先儒耐庙之仪:一元后、一继立、一本生,以次并列。今母后升祔位次,当首奉孝诚仁皇后,次奉孝昭仁皇后,次奉孝懿仁皇后,次奉孝恭仁皇后。如此庶于古礼符合,而朕心亦安矣。”
听到这样的谕旨,宜萱忍不住笑了,明晃晃把自己生母摆设在最后,的确合乎礼制,却也可见汗阿玛和太后的母子情分当真是一丁点都不剩了。
九月初一日扶孝恭仁皇后灵柩葬景陵,升祔太庙。——可同时,被送进先帝陵寝的,还有另外一位皇考敬敏皇贵妃。这位皇贵妃是何许人也?便是铁帽子怡亲王殿下的生母、先帝敏妃章佳氏!
雍正在把自己的母亲送去与母亲同葬,却顺手把原本埋葬在妃陵中的怡亲王之母也送了进去!
呵呵,太后啊太后,您前头已经有三位了,没想到后头还得再加一位。得,她的四爷爹大人啊,活着的时候没法对太后发泄不满,死了却想出如此绝妙的添堵招数!唉,孝恭仁太后在天之灵,不晓得会不会被气得活过来呢?
————————
中宫皇后的册封大礼,因太后的薨逝,一直拖延到了雍正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不过总算还好,没拖到雍正二年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