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五十、后妃们(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百五十、后妃们(下) (第2/3页)

而雍正陛下,也随即下旨加封先帝遗孀,原本先帝众妃之首的佟贵妃贵妃加封为皇贵太妃,先帝定嫔加封为定太妃——这位太妃如今居住在儿子履郡王允裪王府上,而先帝荣妃、宜妃、惠妃都是只尊为太妃,没有晋封的。还有一位晋为太妃的是,先帝十七皇子、如今的多罗果郡王生母陈氏,为勤太妃。不过因勤太妃还不满五十岁,所以暂时只能在寿康宫住着。和勤太妃命数差不多好运的还有一位密太妃——她是先帝十五皇子、十六皇子和十八皇子(夭折)的生母,也是暂住在寿康宫。

    而那位尚未长大的二十一叔允禧,她的生母也终于有了封,虽然只是皇考贵人,可总比庶妃强百倍。

    雍正元年正月十九,册封中宫的圣旨姗姗来迟。

    雍正皇帝谕礼部:朕奉皇太后懿旨:风化之基,必资内辅人伦之本,首重坤仪。此天地之定位,帝王之常经也。嫡妃那拉氏,懿范性成,徽音素著,应立为皇后,以宣壶教。皇后应行典礼,尔部详察具奏。

    这是一道命礼部操办皇后册封礼的诏书,虽然为正式行册封礼,但从今日起嫡福晋便是大清的皇后、主子娘娘了。

    听到这样的旨意,终于满心欢喜、也终于安下一颗心来的皇后娘娘,却没能高兴太久,因为紧接着第二道圣谕下达礼部。

    谕礼部:侧妃李氏、侧妃年氏,秉性柔嘉,持躬淑慎。朕在藩邸时,事圳克尽敬慎,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尽礼,实能赞襄内政。宜册为贵妃,着拟封号,以备嘉礼。

    两道谕旨是同一日下达的,同时加封两位贵妃,可是本朝前所未有之事。本朝虽然贵妃之位有二,但却从来都是至多只封一位贵妃,如今却是一下子两位贵妃并立,难免叫人隐隐觉得已经有些动摇中宫之位了。

    宜萱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惊喜的,可又觉得一个贵妃之位给了额娘,也是理所应当的。额娘如今膝下两子一女,是所出最多的嫔妃,又资历年久,甚至还在中宫之上,若她封不得贵妃,还有谁当得此位呢?

    如今的历史早已被宜萱的翅膀一扇,偏移了很多。原本的侧福晋李氏,在康熙五十六年失去了她唯一的女儿怀恪郡主,因此而怨恨自己的丈夫为女儿选了那么一个额附,最终导致渐行渐远,甚至在雍正登基之后,只得到区区妃位,甚至低于比她晚了二十年入府的年贵妃,和妾侍出身的钱氏并立,可谓是极大的侮辱。

    而如今,她的命数早已不同。宜萱的到来,免去了她的丧女之痛,更为她带来了幼子弘晋,她的长子弘时也变得成熟稳重,已经能独当一面。她与丈夫的感情,也有了几分类似老夫老妻相濡以沫。自然,雍正皇帝不会吝啬高位。

    而且她的贵妃之位,是完全发自雍正内心,完全没有夹杂政治利益,全然不似年氏——她的贵妃之位有一半是为了安抚年羹尧。

    翌日,宜萱便穿戴鲜亮,进宫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