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9章:一句话,引发江南震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9章:一句话,引发江南震动! (第2/3页)

几名绣工,承接了许许多多的刺绣活!

    单从布匹的销售上动手,很难搞死它!

    既然他们的成本低,那就想想办法,抬高他们的成本!

    这办法,肯定比“价格战”更有杀伤力!

    “江南各地的绣庄,绣工的每月薪酬,大概是多少?

    各地织坊的蚕茧收购价格、织工的薪酬,每月又是多少?”

    “这个……”

    宋哲不知道王立的本意,略有迟疑。

    查过几本账册后,面带忧虑:“厂公啊,咱们是集中种植桑树,集中养蚕,蚕妇的薪酬很高;

    江南各地的织坊,是向不同的农户收购蚕茧,价格较低;

    不过,如果平摊下来,两者的蚕茧成本基本持平;

    只是……咱们在成都的织坊,织工的平均薪酬是每月一两半,上六休一,三餐免费;

    江南各地的织坊,织工每月的薪酬大约是三百钱,整月无休,不包食宿!”

    呵!

    原来,门道在这里!

    江南的织坊,全都是二三十人的小型作坊,织机普遍比较老旧,整体上的生产效率并不高!

    特别是,成都的丝织六厂使用水车作为动力之后,生产效率提高了两倍多!

    如果,大家的“用工成本”一样,江南的织坊肯定熬不过自己!

    本来嘛,自己打“价格战”的本意,并非搞死各个销售门店,而是搞死对方的生产作坊!

    不仅仅是纺织作坊,还要搞死各种各样的作坊!

    提高他们的用工成本,直击要害!

    想到这里,王立心头暗喜,赶紧给朱由检上了封奏书!

    打着“以民为本,造福百姓”的幌子,建议颁布相应的律法,全面提高各种作坊的用工薪酬!

    奏书刚刚发出,紧接着就伪造了一封诏书,要求抄送江南的各州各府!

    这样做,是为了争取时间!

    他相信,朱由检必会同意!

    因为,提高工人薪酬的这笔支出,既不是出自地方财政,也不是出自户部,更不是出自朱由检的个人小金库,他有什么理由不同意?

    “厂公,真要这么搞,就是与整个江南为敌了!”宋哲拦下了正要去传令的锦衣卫,面带忧虑:

    “厂公啊,魏忠贤全面征税,每个作坊才收多少银子?

    每个月,小一点的就二三两,大一点的就七八两吧!

    而咱们呢?

    让他们每月多出几十两,甚至几百两的支出!

    这样一搞,表面是要了各个作坊的命,实际上,是得罪了整个江南的门阀士绅!

    再说了,魏忠贤收税,是收到自己的包里,他可以玩命!

    咱们这么搞,自己没捞到好处,还惹来一身骚!

    厂公,咱们已经有了八辈子花不完的钱,又何必为了几个作坊,得罪整个江南?

    甚至,得罪全天下?

    为了一点银子,值得么?”

    “不必说了,就这么办!”

    王立的态度非常坚决,宋哲无奈地叹气,继续劝道:“即使如此,也不应该伪造圣旨!

    江南,可不比四川啊!

    被人发现,告到京师,那是迟早的事!”

    细细想来,宋哲的眼界太低,小富即安,但是办事稳妥!

    他的话,不无道理!

    既然这样,那就先把风放出去!

    就说万岁爷已经同意,即将颁布相关的法令!

    先吓一吓他们!

    反正,吓死了不用我埋!

    趁着混乱,正好猛捞一笔!

    ……

    西厂的办事效率,无人可及!

    “朝廷即将立法,制定作坊雇工最低薪酬”的消息,短短半月就传遍大江南北!

    顿时,举国沸腾!

    现有的雇工,激动得眼泪直流,彻夜难眠!

    在王立的怂恿下,纷纷要求马上加薪!

    无数的百姓走街串巷,纷纷打听各个作坊的雇工信息!

    全国的官员士绅,豪强门阀,无不惊慌失措!

    真要这样,还有活路么?

    于是,每天都有几百封奏书飞往京师,全都坚决反对!

    本欲下诏的朱由检,动摇了!

    诏书没发,西厂的怂恿和造势,却没有停止!

    此时,苏州府的“董家绣庄”,跟全国数以万计的大小作坊一样,陷入了无限的恐慌!

    董家绣庄,二百多年的老字号!

    因其做工精细,诚实守信,在苏州府小有名气,上门的客人络绎不绝。

    但是,因为西厂的怂恿,绣庄里的伙计、绣工、杂工全都吵着加薪!

    不加薪就罢工!

    上游织坊提供的绫、纱、绢、帛和缎,全都涨价好几倍,概不赊账!

    没钱进货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