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公私分明 (第2/3页)
的。今天光绪早早的结束了国事,与李鸿章二人站在瀛台桥上看着夕阳闲聊。今天晚上是光绪摆谢媒宴的日子。说了要请李菊藕吃谢媒宴的,当然要做到。
“我说老李呀,我们两口子请李菊藕吃谢媒宴又没请你。你跑来蹭吃蹭喝的不合适吧。”
看着皇上拉长着脸李鸿章就开心,如今皇上不待见他满朝文武都知道。虽说皇上将皇室企业的收益大部补贴给朝廷,但必竟还是皇上名下的产业。你非要将人家名下产业划归朝廷所以,按光绪的意思就是要充公呀,这就是要打人家家产的主意,是谁也不待见你呀。其实李鸿章也不愿意这么干,反正天下都是皇上的,朝廷把顺风物流当邮传部使也不是问题,再说之前也由顺风物流承送过朝廷物资。可年初发生的事,让皇上都开始担心用商业机构来承担机密运输的可行性。
南方的两个山团要扩编,前期派往指导扩编的军事的人员和前期装备已经送抵。山地作战自然就是指在高山密林中作战,没有现成的道路可用,也无法在密林中快速运输大型火炮,茂密的森林也影响机枪的杀伤效果。那么能给予步兵最强火力支援的自然是迫击炮和手榴弹。所以无论是刘永福还是赵尔丰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将迫击炮分解后由士兵背负前进。这是对的,可迫击炮在设计之初是为了应用在北方平原战场,底部托盘设计求稳而做的过大对于地形变化多样的山地就显的不合适了。为此。武研院重新修改设计一个更适合山地使用的小型托盘,因为只是一个单件。所以制造出来以后就交由顺风物流分别送抵两山地团实测。结果刘永福那边没有收到,掉头过来查才发现,另一个还压在武昌的仓库一个小角落里。这事虽然不大,即便是真丢了也不是大事必竟只是一个普通的底座,但这却暴露了由商业公司完成军事拖运任务的风险――保密性。
为了避免再次出来此类事件甚至出现被盗的可能,大臣们认为应该将顺风物流改组为朝廷管理的邮传部,而光绪坚持认为这是私人产业,最多把渠道借给朝廷使用。而且还是要付费的那种。于是乎,朝堂上圣人天子与家国天下的呼声很大。
对于皇上这种非要把皇室产业与朝廷分割开来的做法,满朝大臣都很不满。天下都是你皇家的,一个物流公司只是交给朝廷来管理,说到底还是皇家的。这成了大臣们劝谏皇上的唯一理由,做为当朝宰相的总理大人,自然就被大臣们推到前台来劝进。李鸿章明白,大臣们之所以如此积极推动此事,就在于都看中了顺风物流带来的巨大利润。哪位大臣身后没有一批自己人,有些走不上仕途的子弟总是要安排一下的。只有归建到朝廷管理。这样大家才好安排,不然顺风物流公司只能是皇上的私产,大家不好下手。对此李鸿章没有意见。因为他的门生故吏是最多的,自然出力也要最多。皇上现在一把将皇室产业推给皇后,这就等于把国事变成了家事就不适合在朝堂上说了。所以李鸿章才恬着脸来吃女儿的谢媒酒,就是想要找机会与皇后说说此事。
“小婿张佩伦远在台湾为皇上治理一方,将有孕在身的夫人托老夫照顾。老夫自然是要尽照顾的义务了。”
“说这话脸皮厚的可就没边了呀。”光绪白了笑嘻嘻的李鸿章一眼。远处李菊藕坐着马车也来了。
谢媒在民间是有规矩的,但这是皇上的谢媒酒,有些规矩就不必遵守了,能吃到皇上的谢媒酒已经是一种荣耀了。光绪三人说笑着进主楼却大吃一惊,杨枣儿板着个脸坐在沙发上一句话不说。而她的面前跪了一排人,这里面包括内务府总管太监李莲英和瀛台总管寇连材。
“怎么回事?你们犯了什么大错竟惹的娘娘如此生气。莫非以为娘娘新来就好欺负?”光绪也板着脸训斥了几句,然后笑着坐到杨枣儿身边说:“没想到一像贤惠的枣儿还是很有皇后威仪的嘛。这么人怎么了?朕看他们一向守规矩。应该不至于犯什么大错吧。”光绪这是明显在为太监们求情呀。
“一条一斤重的鱼需要一钱银子,您也不管管。”说着话,杨枣儿就要把帐本递给光绪。
“好像历年来好像都是这个价钱。再说,皇室吃的东西总会比较讲究些,贵一些也正常嘛。必竟咱们是皇家嘛。帐我就不看了,你是女主人嘛,你看着办吧。”光绪脸上笑着心里却打起鼓来。
刚来这个世界时为了争夺皇权,光绪借着假菜案抄了崔玉贵的家后就开始清查皇宫。那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拉拢慈禧心腹李莲英并安插自己的人手,当时就已经查到这菜价上了。之所以没有再查下去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宫内采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