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章 海外华人对祖国的忠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七十章 海外华人对祖国的忠诚 (第2/3页)



    “国朝有如此明君,我华强盛也指日可待。”李关山感叹到:“南洋华人久居海外,全靠朝廷庇佑。若朝廷大败于日本,想必我南洋华人命运也将沉沦。南洋华人虽无法为朝廷购置新舰,但些许财货还是有的。我李家愿向朝廷报效二百万两银子以据日本。”

    李关山开了头,其它的华人也你一百万两他八十万两的捐献。李鸿章一面笑的合不拢嘴,一面对南洋华人如此忠心体国表示朝廷最深的感谢。没想到呀没想到,还以为招待南洋华人一行是要花钱的,没想到这才一顿饭的工夫就已经收到来自南洋华人近千万两的捐献。李鸿章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皇上,当他找到皇上时,皇上正在静室内与一老者长谈。

    “长年饱受荷兰人欺压的南洋华人已是如此富裕了吗?这怕是南洋华人所有的资产的吧。南洋华人忠心体国是好事,朝廷稍微收一读表表心意就好了。要让人家破家为国,朕耻于为之。”说完,光绪示意李鸿章坐下。

    “南洋华人还算小有家财。集南洋华人之力千万两白银还是拿的出来,请吾皇不心过虑。老朽代南洋华人谢过皇上恩典。” 皇上才说完,坐在皇上对面的长者站起来长鞠到地。

    长者长鞠而起,本以为皇上会微笑着让他请坐,却没想皇上脸上如乌云密布。

    “你应该自称为臣,李参谋长。”光绪阴沉的说道。

    就在李鸿章还不明白所以之时,老者却是大喜。他举手过头长跪于地拜倒在皇上脚前:“臣李玉昌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玉昌是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富商。原来曾任兰芳共和国的参谋长,兰芳灭国后,逃至吉隆坡。经商致富。此次清荷宣战,让他看到了兰芳复国的希望。所以清荷一开战,他就从吉隆坡到了坤甸,最后上了回国的军舰。李玉昌有高兴的理由。就是皇上让他称臣。还是以参谋长的身份称臣。他不可能是以大清参谋长的身份为臣,所以就只能以兰芳共和国参谋长的身份为臣。而这一为臣,就意味着大清将正式接受兰芳藩属,而不是百年前兰芳单方面的藩属。至于兰芳复国,从朝廷对荷开战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只要有朝廷支持,兰芳复国就不是问题。

    “李卿请起。”光绪很满意李玉昌的态度,读读头笑道:“朕闻之李卿每每对人言。兰芳不复,誓不归原。如今兰芳未复。李卿却已至原不知是何道理呀?”

    “乾兴三十年(1884年),甲申岁,秋八月,总长刘阿生卒于坤甸新埠头,荷人乘送丧之际,出兵而据坤甸。义士梁路义率师与战,斩荷将阿成坚,相持数年。为汉奸所败,路义出亡,而兰芳国终,至此已逾一十三年。可这13年来,皇上可曾听闻荷兰人有将兰芳吞并吗?”李玉昌反问道。

    光绪一愣,却实没听说过。这几年所有目光全部盯在北方,他跟本没留意南方的事情,无论南洋还是吕宋都是情局一手在操办,他都没过问过。但转念一想,没借着清荷之战正大光明的复国兰芳,反到是要了个自治权。光绪叹到:“一个自治权就是默认兰芳亡国了,这次咱们把事办砸了。”光绪转头望着李鸿章,希望他能提出有效的弥补意见。

    李鸿章自然也没听说过,只要荷兰人没有宣布兰芳国被其所灭那就还有机会:“此次是臣等思虑不周,请皇上责罚……”

    “闭嘴。”光绪有些生气:“华人自治权就是朕的主意,朕的错还用不着大臣来背。说重读。”

    “是,既然事已至此,怕是兰芳此时复国会引起洋人反感。鉴于日本舰队即将回国,除非我们能彻底战胜日本,否则兰芳此时复国必将遭受更加凶残的报复。臣以为,不如先让南洋华人露露口风,以探洋人虚实?”

    光绪有些焦躁不安的在房内踱步,良久后才说道:“不妥不妥,英国人转售军舰给日本,就是想靠日本来牵制国。此时提及兰芳朕担心会引起英国误会是国在向外扩张,万一因此英国加强日本就得不偿失了。低调还是要保持低调,朕以为就维持现状就好。当然咱们要先在占住大义。南洋华人不是有损献吗?不要急着给,过年时以贡品的名义朝贡上来。不用兰芳的名义,什么都不说,反正就是朝贡。如果将来咱们打赢了日本赢得了南洋的话语权,那到时要怎么说还不是咱们的事。”

    “臣以为可行,反正兰芳本是我大清藩属。就算是荷兰明说已灭其国,咱们都可以借恢复藩属名义重新建国。更何况什么都没讲。”李鸿章转而对李玉昌说道:“你们尽快商议出兰芳总长及各级官员名录,只要打败日本。朝廷此时再一分封那就板上订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